-
750字 初二我的家乡位于安徽霍邱,虽然只是地图上一个小点的地方,却有着许多特产。如菱角、银鱼、临水酒等,几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食物。但在这琳琅满目的特产中,却独有一样深得我的厚爱——芡实。芡实又名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等。因为见到的芡实是已经处理过的小小的、圆圆的样子,小时候的我总以为它像葡萄一样,是生
-
450字 初二我的家乡在岳阳,那里濒临洞庭湖。是一片鱼米之乡。更有我家乡特殊的年味—丰锅。丰锅,顾名思义就是丰收后才能吃的一锅菜。做法也极其讲究,而且是一场盛宴!先是将水和排骨一起煮熟,等到水变得黄澄澄时,将其他“佐料”例如:腊肉,白菜,粉丝,胡萝卜等放入锅中,无需加其他的油盐,让它们互相交融直至煮熟后再端上桌,
-
450字 初二 记叙文“今天我爸我妈不在家,我可以学做饭啦!”我开心的说。反正我妈没做早饭,“反正饿了几小时了,干脆自己做饭算了。我先放了了半勺米进电饭煲洗了四次后我就放入电饭煲,跟竹丝鸡一起煮。妈妈教过我煎土豆饼,妈妈准备后天做土豆饼,所以就先买好材料,做土豆饼,而我就可以用这些材料。先洗好土豆,再削皮,削皮的时候不知
-
700字 初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有付出才有收获。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一个万丈深渊——题记他是一个厨师的儿子,他总觉得这个世界对他不公平。有一天,他将自己的苦楚说给他父亲听。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把他带到厨房,并给他看了三种锅里的食材,分别是红萝卜、鸡蛋和咖啡豆。煮好后,
-
650字 初二 叙事星期六的早晨,小鸟早早地就睁开了它圆圆的小眼睛,在蓝蓝的天空上飞来飞去。不时还发出“叽叽……渣渣……”的叫声,吵醒了正在睡梦中的花儿,吵醒了顽皮的蝉儿……我也早早的起床了,吃过早点,穿上自己的小围裙,像往常一样跑到厨房,问奶奶:“今天吃什么饭?用我帮忙吗?”奶奶脸上挂满了慈祥的笑容的回答道:“今天吃
-
650字 初二 说明文卓辉去年,我到西安去旅游,去看了看西安的秦始王兵马俑。回来时,我父母带我到一家叫做“乡味”的餐馆吃点东西。在餐馆里,我父母为我点了西安的“名馍”——“羊肉泡馍”,直到现在我对那味还流连忘返。这“羊肉泡馍”的制法和吃法很别致,再吃的时候,我们要自己动手把馍撮得大豆般大小,所以先人又叫它“蝇头小馍”。或
-
800字 初二小吃三鲜馄饨起源于无锡县东亭乡民间,它以精选腿心肉、淡水虾米、榨菜制成馅心,故称“三鲜”。其皮薄洁白、馅心鲜美,形似“簸箕”,为江南传统的名点。在元代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煮馄饨”中曾记载有当时无锡馄饨的制作方法:“细切肉臊子,入笋米或菱白、韭菜、藤花皆可,以川椒、杏仁酱少许和匀,裹之。皮
-
1000字 初二 叙事一个月前,我的小表弟呱呱落地了。小舅舅说会摆满月酒。我记住了这句话,天天扳手指,数着还有几天。昨晚,我去了一个盛大的宴会,那就是小表弟的满月酒。我心情亢奋的赶到饭馆,我看到我的哥哥坐在那里,正发着烟给来的客人。凡是来的,都会在一个很大的红本子上签一个名字。我随着妈妈进入了房间,哇!我非常惊讶,因为我
-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牵挂像断续的轮廓,圈括出模糊却温暖的情节。每当万籁俱寂的深夜,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她的面容,悲笑嗔怒,皆是如此熟悉而珍贵。不经意的描摹着这些年的日子,发现竟全是她的呵护填满了光景。——她就是我的外婆。她身子不高,甚至当现在的我与她站在一起时,都显得有些矮小。她的身体因为糖尿病而略显臃肿,脸庞却是很瘦
-
1000字 初二我的奶奶是个典型的乡村妇女,一生都想着把最好的东西给家人。爷爷当年身体羸弱,多病,农活也干不了,奶奶便很嫌弃,一直说她嫁给爷爷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爷爷曾当过国民党的小兵,有一次受了伤快死了,被送入太平间,但老乡把爷爷救了回来。奶奶虽然嫌弃爷爷,但还是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有一次爷爷突然脑梗,亏得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