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字 初二 写人童年的梁启超聪明过人,才思敏捷,祖父梁延十分喜欢他。梁启超五岁时开始读《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考中首榜第一名秀才,被乡人称为“神童”。当地群众流传不少“神童”梁启超的故事。“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一天,梁启超爬上竹梯玩耍。祖父怕他有危险,望着梁启超急叫:“快下来,快
-
750字 初二袁世凯对梁启超有知遇之恩。早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躲避缉捕,被迫流亡日本。直到1912年,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后,主动邀请远在日本的梁启超回国参政,梁启超才结束了流亡生涯。1915年9月,作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权力虽已达到了顶峰,但他并不满足,又开始觊觎皇帝宝座。他唆
-
550字 初二1915年9月,作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权力虽已达到了顶峰,但他并不满足,又开始觊觎皇帝宝座。他唆使幕僚美国人古德诺抛出了《共和与君主论》,污蔑共和体制是政治乱局的根源,鼓吹只有君主制才能救中国,胡诌什么中国人需要一个皇帝。梁启超早就看出了袁世凯的野心,他直截了当地指出:“如果复辟,就是叛国”。
-
650字 初二 读后感《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27岁的梁启超挥笔写下这首抑扬顿错的长诗。这首诗中把少年化作初升的红日、啸谷的乳虎、试翼的鹰隼、开放的奇花和新磨的宝剑。在诗中,梁启超把心中所充满的对“戊戌变法”失败的不甘,对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不满以及对谭嗣同、杨光第、康广仁等被杀的叹息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这首长诗
-
1000字 初二大家都知道“闭卷考试”,然而,却未必知道“离卷判分”。所谓“离卷判分”也可说是“全闭卷判分”,即完全不看试卷来进行“估分”。民国初年有几位文化大师,给学生讲课非常认真,但对阅卷判分却觉得无足轻重而随便应付。显然,他们认为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成绩。梁启超“估分”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
600字 初二 议论文《最苦与最乐》读后感读了这篇课文,让我受益匪浅。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这篇课文从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来谈论人生的责任,本文思想深刻严密、格调高雅、语言凝重,谈到了除两三岁的孩子外,人人都有责任。论证了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道理:为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
-
800字 初二 议论文这个题目是基于梁启超的“敬业与安心工作”梁启超说:“安居乐业”这四个字是人生的必由之路。这句话略作修改,改为:“尊重学习,乐于学习”。这是学习职业的唯一途径。这种变化,尽管有些突然,也是成千上万人的意愿,但还是有意义的。如果你想学好功课,你必须首先尊重它们。“尊重学习”和“致力于工作”在理论上没有区
-
800字 初二 记叙文殷红的朝阳浸染了西方的天空。于是,守着朝阳,凝视着如诗如画的天空,万籁俱寂的清晨,轻轻吹过的清风,一瞬间似乎感触喷涌,百感交集,又似乎那千言万语化作一片片火红的云彩漂浮在苍穹中,它诉说着……此时,我找到了天津的美丽。片片云朵承载着无限的回忆:回顾抗美援朝战争,在解放战争后期铁道兵的“登高英雄”——杨
-
1000字 初二 议论文放下毕淑敏的《昆仑殇》,以为自己放开释怀,拿起手中的笔,心还是颤抖厉害,终于明白原来是我该写点什么了,就为了对她的那份追求和欣赏!小时候,善良是老师口中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于是学会了把自己的那份吃的使劲掰给弟弟,爸妈脸上笑靥如花让我心中洋溢着无比幸福的满足。长大后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善良是文学老师口
-
1200字 初二 议论文宽容是美德,仍需注意度。过度宽容是纵容,失去原则,逆来顺受;过少宽容是苛责,斤斤计较,心胸狭隘。因此孔子在恪守“恕”的同时也告诫弟子要“以直报怨”,即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面对他人无礼、谩骂、异见、伤害,以旷达胸襟坦然纳之,以公直之态泰然处之。以直报怨是修养。一生追求自由的胡适在《宽容与自由》一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