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作文段落(10篇)
  • 900字 初三
    周五,是欢喜的日子。这天外婆会用扁担挑着几大包东西从乡下转好几辆公交车赶到我们家。外婆的扁担,是那个年代一个家庭的支撑。听母亲说,那时家里经济特困难,我舅从山里找到一根好竹子,不长不短的十分坚硬。做成什么好呢?外公斩钉截铁地说,做一根扁担吧。那根扁担原是十分倔强的,直挺挺的怎么也不肯弯下来。弯的扁担
  • 800字 初三 记叙文
    暮色四合,一半是天,一半是地。田野上移动着忙忙碌碌的身影,还有一根根瘦瘦的扁担。坐在田埂休息的我,细细品读着这一切——那古老的扁担,那淳朴的扁担人,胜过是绝美的夕阳红。四五岁时,奶奶挑水去田里浇菜,总是要带着我。于是那根瘦长的扁担,一头挑着浅浅的一桶水,一头挑着坐在竹篮里的我。“咯吱——咯吱”,一路
  • 900字 初三 记叙文
    我的爷爷有一根扁担,以前常常用他去挑东西。现在,因为,爷爷老了,不常用了,便把它放在了老屋的一个角落里。那个角落阴暗潮湿,底下又有一块缺口。当寒风透过缺口过刮进角落里时,它便开始瑟瑟发抖。这时,他多希望爷爷把他拿走。但他失望了,它深感到一种孤独。于是,它打开了记忆的窗口。那应该是在年代很久远的一个赶
  • 600字 初三
    今天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爱国宣传日,我们老师给我们讲起了革命故事。语文老师提着笔记本电脑,打开多媒体。他说:“我今天给大家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叫做《朱德的扁担》”在井冈山时期,红军和国民党对峙。国民党于是对井冈山进行封锁,朱德为了革命,就和其他同志们一起挑粮食。一张巨大的图片这事被投影在黑板的白色幕布
  • 900字 初三
    是谁?在战场上浴血搏杀,只为让祖国安定,国家兴旺,人民幸福?是他们——我们亲爱的战士们,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用汗水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国富民强、繁荣昌盛。“朱德挑粮上山坳,粮食绝对有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会剿。”井冈山流传着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白驹过隙,八十九年流光易逝,但当年感人的故事依旧浮现
  • 1200字以上 初三
    晌午,翠竹山庄,这里曾是威震两湖两广的扁担门所在地,只是现在已是人去庄空。孔放远身背包袱、手持扁担走进了山庄。山庄路旁的野花一簇簇开得鲜艳,他随手摘了一朵花,嗅了嗅,很香,插在了脑后的发髻上。身为男人,他却像个女人一样喜欢鲜花。门主多年前就告诫过他,男人顶天立地,不能像个女人一样拈花惹草。而且,门主
  • 900字 初三 叙事
    外公在老房子没拆迁之前是做豆腐的。记忆中,外公的豆腐作坊是间小黑屋,最里面的是灶台上面放着两口黝黑的大锅。沿着墙边放置的一排排小铁通是外公用来泡豆子的。靠着门口的,就是一条大又长的竹排了,做好的豆腐一一罗列,整齐地排在上面,热气氤氲。外公是个极老实,憨厚,朴素,勤劳的农民。家里祖上是地主。文化大革命
  • 800字 初三 写人
    纷扬的雪花静静坠地,落地无声,给大地披上厚厚的棉袄。他挑着沉重的扁担,举步维艰。晶莹的雪花飘落在他头上,肩上,与他额头上的汗水一起融合流淌。雪中的他,显得更加孤独了,而雪,却在阳光下反射出他心中的光芒——那是值得歌颂的少年风采。去年寒假我跟随家人去登山。我们迎着风雪走在山路上,警惕着脚下那层厚厚的冰
  • 1000字 初三 书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且至,回到爷爷家,家里人唯一的一张全家福再次映入我的眼中,照片上有一个穿着紫灰淡花色相间衣服的独特身影,那便是已经离开了她的家人,离开的我5年的奶奶,我已好久没有见到她的笑了……说起奶奶,便想起小时屁颠屁颠的跟在奶奶身后,随奶奶一起去地里劳动,奶奶背痒了,我会
  • 600字 初三 记叙文
    家,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家,一个多么温馨的话题;家,一首多么动听的歌。在每个人的心中,家都是温馨的避风港,是幸福的象征。而我的家,是“风中的飘絮、雨中的浮萍”。爸妈不是因为爱而结合在一起的,我也不是他们所谓的爱的结晶。因为穷,我们家时常受到别人的歧视,就连亲朋好友都离我们“近”而远之。在生活的重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