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作文段落(10篇)
  • 550字 初三 读后感
    ——《明太祖朱元璋》我从来都以为皇帝都是继承父业的,直到我看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里的朱元璋聪明、可爱、坚强勇敢、坚忍不拔。这篇文章生动的描写了朱元璋的悲惨童年。当他很小的时候,就在地主家放牛,地主不但不给吃的,还抽鞭子。在1344年,朱元璋的家乡濠州(今安徽风阳)遇上了百年大旱,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
  • 800字 初三
    在那悠悠的历史长河,总有那么一个影响了我,而那个人,就是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当年,朱元璋出生在凤阳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中。元代统治者把汉族人划分为四等人,连年灾荒迫使人们逃荒、聚集、叛乱。原来的朱元璋只想混口饭吃,去皇觉寺一天又一天坎敲钟,在汤和的劝导下成了郭子兴手下的亲兵。郭子兴很信任他还将自
  • 700字 初三
    刘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最为倚重的谋臣,他足智多谋,为人厚道。有一天,他听说皇上新建的宫殿快要完工,就前去观看。谁知刚跨进宫殿,只见迎面匆匆走来一人,到他面前,双膝跪下,大呼:“刘大人救命!”弄得刘伯温莫名其妙。原来此人是名雕花工匠,只因新建宫殿的一根大梁上的浮花,雕得不怎么好,正在加工,不料朱元璋独来
  • 800字 初三 读后感
    读完了这一整套书后,我受益匪浅,不经想起了第一次接触这套书时:那是初一上册刚刚入学时,我从我们组的同学强力推荐下,第一次接触这类历史方面的书。当我看完第一本后,就急不可耐的借来了第二本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那时就有很大的触动。隔了一段时间后,我又复习了一遍,同上一次读完后,又有不一样的感悟。每次读完
  • 1000字 初三 散文
    听雨声滴答,有时无眠夜。随手翻开一本书,在这寂静的黑夜中慢慢的读着。阅读,使我如同站在高山之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阅读,使我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探索海底的秘密;阅读,使我好像穿梭在千年历史中,揭开历史的谜团。在众多书籍中,偏爱史书。有人认为,历史枯燥乏味,其实不然。在历史中,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正如
  • 600字 初三 说明文
    一提到过年,大家应该毫无疑问的想到贴春联,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贴门对子”。其实春联又叫春贴,对联,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的精巧的文字描绘的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队,横批,春条,斗方等。贴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朝,在明代开始
  • 650字 初三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三六九等之分。可是大到九品至尊的皇帝,还是小到出生卑贱的奴隶,都会有自己的所认为的顺境。比如说朱元璋,在没当上皇帝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和尚,当上和尚不久,寺里的粮食不够和尚们吃了,寺里也得不到施舍,主持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才做五十天行童,也只好扮成
  • 750字 初三 记叙文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召见从各地选拔来准备提升重用的官员,向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最快活?众官员回答各异,都不能令朱元璋满意,这时,一名叫万钢的官员奏道:畏法度的人最快活。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悦,连声叫好。万钢的确出语不凡,一个人,只有对法心存畏惧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 400字 初三 状物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为了表达喜庆,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据《山海经》记载,传说神荼、郁垒兄弟俩住在度朔山上的大桃树下,这棵桃树曲折环绕三千里,万鬼出没于东北方的鬼门。神荼和郁垒见有恶鬼,便把他们绑去喂虎。自春秋以来,人们将他们兄弟二人视作保护神。很多家庭过春节时都悬挂
  • 1000字 初三 应用文
    读过《明朝那些事》以后,我赞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但是读过后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金戈铁马,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豪气;不是尔虞我诈,朝廷上明争暗战的钩心斗角,而是一段段沉寂了千年的情谊。那情谊,有爱情,亲情,爱国情。有的因为权力而渐渐消逝,有的情谊却亘古不变。看多了《甄嬛传》,便以为后宫只有无尽的
朱元璋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