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字 初三 记叙文四月了,最爱的枇杷熟了。好不容易闹的爸爸答应带我去龙舌的枇杷生态园,今天总算可以大饱口福和眼福了,哈哈!一路哼着小曲,直接向目的地前进。啊,枇杷,我来啦!总算到了,怎么这么短的路程就走了这么久啊?(其实,车才行驶了才半个小时左右)哇,好多枇杷树啊,好多枇杷啊,时间这么久了,一定熟透了!可是,怎么不见
-
450字 初三 记叙文我奶奶家的院子里有很多树,我最喜欢的是石榴树,第2喜欢的就要数枇杷树了。听我奶奶讲,这一棵枇杷树的年龄和我一样,都是十二岁。它长着粗壮的树干,是院子里的树王(最粗壮的,年龄最大的树)。枇杷树的叶子有很多用处,它能止咳。我小时候有一次,咳嗽了,奶奶摘下3~4片枇杷叶,先用刷子把枇杷叶的正反面刷干净,拨
-
450字 初三 状物唐代杜甫有诗云之:“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宋代苏东坡也诗云:“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微黄尚带酸。”这里所说的就是枇杷。枇杷,别称卢橘、金丸,是蔷薇科乔木植物枇杷的果实,果实黄色圆球形,柔甜多汗,甘酸适口是夏季人们比较喜欢的水果之一。由于它成熟的早,先是桃、李、梅登场因此赢得了“初夏鲜果第一枝”的美
-
700字 初三 散文发现枇杷开花,确实是个意外。初冬的下午,去公园散步,驻足小憩时,谁知就站在枇杷树下。我下意识地攀住一根枝条,见枝头攒动着一串串似花非花的东西。正因为这似是而非,反倒引起了我的注意。抱肩,仰头,仔细看时,高高的枇杷树每一根枝条的顶端,几乎都有这样的东西——毛茸茸的、近似赭色的主茎的周围,派生出一簇簇豌
-
800字 初三立于窗前,拉开米白色窗帘,阳光透过缝隙慵懒地洒在屋内的一方空地上,绵绵的,暖暖的。门前传来小贩清朗而又浑厚的吆喝声:“卖枇杷喽,好吃的枇杷……”不禁勾起味蕾,唤醒了我埋藏的记忆。初夏,我坐上公交车去看望奶奶,许久未见,不知她是否安好,也不知门前那棵枇杷树是否依旧葱茏……站在那条熟悉而又陌生的路口,远
-
650字 初三小时候家门前有两颗枇杷树,每年都会结很多果实。果实成熟了,上幼儿园的我,每天早上都会摘几个枇杷吃,在桥边一边吃一边等车,有时也给其他小朋友几个,这种水果我们大家都爱吃。那是一个周末,我、哥哥和我的两位姐姐聚在一起吃枇杷。哥忽然说:“以后这里要盖房子,地面要增高一米,所以这颗枇杷树是会死的。”我心里一
-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是我姗姗来迟,奔波了四十余年,才来到蒙自城外山清水秀的期路白。或者说不迟不早,来得很巧;我惊喜交集地裹紧红河南岸的暖流,连走带跑地钻进枇杷林的初秋,低头捡拾黄绿交相辉映的秋景。一株株婀娜多姿的枇杷树,谨小慎微地沐浴着秋阳的祝愿;一朵朵细碎的黄花,惶恐不安地接受山风的频吻;一片片墨绿的叶子,手舞足蹈地
-
750字 初三天空由湛蓝渐渐变为蔚蓝,最后成了深蓝,太阳也一点点消失在天际。我站在阳台眺望,这座灯火通明的城市。天上原本闪亮璀璨的星辰被浑浊的大气遮掩,变得黯淡无光,月亮也仿佛被涂上了奶酪不再是那么皎洁如水。一幢幢高楼大厦将我的视线遮住,看不见水泥丛林外的老屋和那屋中有我亲爱的爷爷。爷爷是个勤劳的人。年轻时,就在
-
800字 初三“又一个雨天”我叹了一口气,准备步行去上课。不知不觉地,又下起了雨,雨从空中泻下,打在树叶上,打在电线杆上,打在雨伞上,犹如大自然的交响乐。这雨景,忽然让我忆起另一个雨天——去年夏天,我回到乡下的途中,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听父亲说,乡下的那棵枇杷树已枯死了,爷爷已经准备砍下它的躯干了。我默然,心
-
800字 初三 记叙文诚实是金,黄金有价,诚信无价,诚信比黄金更贵重,诚信作为高尚的品格,可以为人们带来财富,但诚信本身并不是黄金。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曾告诉我们:做人要“慎独”。意思是说,君子即使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会严格地自我反省,做到心中坦坦荡荡,行动光明正大。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