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以上 高三 说明文
    中国诗歌相比于外国诗歌,最广为认知的区别便是它的暗示性了。早在《诗经》出现,文字刚刚成熟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能用“赋比兴”的手法将像“求子不得,辗转反侧”、“宛在水中央”的心情,用雎鸠的叫声和穿过茫茫蒹葭,道阻且长来委婉地表示出来。后世的田园诗、现实主义诗歌、浪漫主义诗歌、讽喻诗、言志诗无一不继承发
  • 1200字以上 高中 叙事
    意象在作文中运用的独特技巧刘盛浪(摘要)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A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我们要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意象,一定要有意识地将情景相结合、将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关键词)作文教学意向1并用意象,增加意蕴并用意象,其实就是意象的堆砌。是按照一定的线索将
  • 800字 高二 记叙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曾几何时,年幼的我们在妈妈的教导下认识了一篇篇优美的诗,他曾像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而那诗中一个个精妙的意象又像一粒粒种子植入我们的心间,发芽生长。而在这些意象中走记忆犹新的要数那些用大自然中的花呀草呀树呀……来反映
  • 800字 高二 散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曾几何时,年幼的我们在妈妈的教导下认识了一篇篇优美的诗,他曾像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而那诗中一个个精妙的意象又像一粒粒种子植入我们的心间,发芽生长。而在这些意象中走记忆犹新的要数那些用大自然中的花呀草呀树呀……来反映
  • 900字 高二 散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曾几何时,年幼的我们在妈妈的教导下认识了一篇篇优美的诗,他曾像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而那诗中一个个精妙的意象又像一粒粒种子植入我们的心间,发芽生长。而在这些意象中走记忆犹新的要数那些用大自然中的花呀草呀树呀……来反映
  • 1200字以上 高中 叙事
    从1988年语文高考首次出现诗词鉴赏题以来,诗词鉴赏题在高考语文卷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考试大纲对诗词鉴赏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并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题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
  • 1000字 高一
    【登高文学短评】李晨潇《登高》这首诗之所以能成为唐朝最经典的七言律诗之一,其中一大原因便是诗人能巧妙地选择意象。这首诗借重阳节登高一事,叙述了杜甫长期漂泊、老病孤愁、思念家人的晚年生活,为表达情感所选的意象丰富多样、耐人寻味。全诗视角即诗人登高望远的视角。“站得高,看得远”,重阳登高,俯瞰大地,本应
  • 1200字以上 高中 诗歌
    ①穆旦诗歌中的对照手法及反讽生存语境。穆旦诗歌中善于使用对照手法,通过内容、句式、文体结构等方面的对照,在强烈的对比中揭露社会现实。此外,作者大量在诗中还大量使用矛盾词汇。在诗歌《从空虚到充实》和《蛇的诱惑》中,这种对照的手法尤为明显。“只有你是我的兄弟,我的朋友,/多久了,我们曾经沿着无形的墙/一
  • 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高三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叶嘉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下面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 800字 高中 读后感
    《蒋勋说唐诗》作者为蒋勋。早在高一时,语文老师便推荐过此书。然而快高三了,我才翻开此书。除了第一讲概述唐朝及其文化,第二讲赏析了《春江花月夜》外,其余几讲都是围绕某一位诗人展开。当然,《春江花月夜》似乎也是围绕着张若虚展开的。不过第二章主要讲的还是本诗的内容。“春江花月夜”连用五个意象。在诗中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