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作文段落(10篇)
  • 1000字 高一 散文
    “砰!”一声夹杂着诱人香气的声响,令单调的冬夜里增加了几分趣味。随后,一股浓烟袭来,同样是夹杂着一股诱人的香味,那是民间的味道。那浓烟弥漫着,宛如美丽的仙境。不一会儿,浓烟散去,一位年纪大约在六十多岁的老爷爷弯着腰,把一麻袋的香喷喷的爆米花倒进一个大塑料袋里,动作很娴熟,很快就装了好几袋。我买了一袋
  • 550字 高一 议论文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但是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资料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
  • 800字 高三
    腊月二十四,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三,民间称“小年”。如果说腊八是开场的锣鼓,那么小年就是大年的序幕。在这一天,春节开始进入倒计时,我国民间有“祭灶”和“扫年”或“掸尘”的习俗。祭灶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在百姓心中有着重要意义,表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众企盼祥和、平安的心情。据民间传说,灶王爷上
  • 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题记他是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军师,他是嫉恶如仇不畏强权的清官,他是无所不能无所不晓的智者,他是呼风唤雨洞识天机的神人。他的故事在街头巷尾,村头树下;他的故事在田舍茶楼,茶余饭后;他的故事无处不在,在《刘伯温传说》中的他走遍天下,处处关心着民间疾苦。无论民间沉冤、苛捐
  • 150字 高中
    古城凤阳县,荡秋千、挑灯笼、撂火把等民间习俗,成了元宵佳节的三大习俗。凤阳民间有“元宵节荡秋千,一年腰不疼”的说法。每逢元宵佳节,最让孩子们动心的还是“挑灯笼”。各种花灯早在几天前就纷纷“抢早”上市,造型各异的花灯将府城镇夜晚装点一新。撂火把是一种青少年集体活动。在凤阳农村,留心的孩子都会早早有意识
  • 150字 高二 记叙文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
  • 1200字以上 高二 叙事
    一)十堰地区具有丰厚的远古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70—80万年前的郧县梅铺猿人遗址、约50万年前的郧西白龙洞猿人遗址和约100万年前的郧县猿人遗址。特别是在“郧县人”遗址中,发现了两具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这证明了汉水中上游的十堰地区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在旧石器文化遗址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神
  • 1200字以上 高中 叙事
    在她的引领下我又哭了……路灯跳动了几下,像要熄灭的样子,但是几秒后,又释放出暗黄的微光,这是一个如匕首般锋利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而我就如一只羔羊,被时代的脚步踏得遍体鳞伤。那扑面的波斯菊香,轻吻了腐烂化脓的伤口。那个人引领我,走向坚强!“又被老师留在‘黑屋’喝茶啦?”老丁问。我轻轻点了点头。她挑了
  •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不论是笃学敏思,矢志创业,对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大李,还是用相机定格世界,留住美丽的乡愁的小刘,都是不凡且令人钦佩的。但对他们的感觉,大抵就止于钦佩了,毕竟“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太大太远了。宫殿里的富丽堂皇不一定比得上小家院落里的匠心独运,平凡中的不凡,往
  •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周国平曾说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最合宜的位置,只不过这个位置常常空着,因为大家都忙着找别的东西去了。 去年夏天,我去苏州平江路,晚8点有民间艺人的昆曲《牡丹亭》演出。关于这个民间艺人,听说过一些江湖传闻:从未学过专业,但是天生喜欢唱,一年唱700多场《牡丹亭》。遇到对眼缘的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