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字 高一 叙事本大侠教你三个方法:第一个方法,补锅子。把这个句子改为一个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的明喻句。看看是不是符合事理,符合则是借喻,不符则是借代。比如有两个句子:A.大胡子吼叫着。B.这个人凶神恶煞似的吼叫着。改为:A.这个人像大胡子一样吼叫着。B.这个人好像凶神恶煞似的吼叫着。显然,A句少了东西,是借代。这
-
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在阅读中,同学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既像比喻又像拟人的句子。由于它们有某些相似点,往往容易混淆。现将比喻、比拟相关知识简单的作以介绍。一、比喻概念: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
-
650字 高三 议论文让爱传出去,一切都会更美好。让爱传出去,生活更快乐。有一位老师曾到一个贫困生家里去家访。那学生的父母都是残疾人,父亲双腿残疾,母亲聋哑。一家三口就靠夫妻两个捡破烂度日,日子的确艰难。当那老师吃完晚饭来到学生家时,一家正围着餐桌坐着,桌上放着一些最普通的水果-荸荠。于是,这位老师看见了人间最温情的一幕
-
1200字以上 高中 叙事二、成语的使用成语是汉语言的瑰宝,正确运用成语,特别是根据语境正确选用近义成语,是检测考生词语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成语使用的考查难度大,多涉及考生成语学习中的盲点和误区。考生失误的原因有:1。望文生义,以今训古,不明词语古今差异比如“不刊之论”是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的古义是“改动”的意
-
1200字以上 高三对联运用“平仄”的问题,从读一报一刊来看,争论得越来越火热了。我想谈谈个人的“平仄观”,并请教方家。“平仄”的地位 平仄,是对联体裁“六要素”之一,至低限度保持了“联脚要讲平仄对仗”。所谓用“今声”或“古声”制联(只要不混用),就说明了“对联要讲平厌”。如果问理由,简单地答:对联是“格律文学”的一
-
1200字以上 高中出自唐代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赏析】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了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首句“长江悲已滞”,是即景起兴。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诗人在蜀中山上望见长江
-
1200字以上 高中 记叙文京:限制文体别具特色以“说‘安’”为题作文。(60分)平心而论,“说‘安’”无疑是个好题,很有特色。第一,“说”字明显地告诉了考生应写什么文体,而且在后面的“要求”里又追补了“写一篇议论文”一句,让所有考生明确此次高考作文的文体要求。这样十分明确的要求,把文体限制在议论文一种上,也许不合一些考生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