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字 高一古人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是讽刺那些没有“里子”却“过度包装”的浮华的人。在我看来,一个人,只要活出本色,活出人生的意义,锦绣其中足矣,无需金玉其外。隔壁大叔是位花农,他亲手栽培了一园子的花花草草,赏心悦目,芳香四溢。我也曾有幸和他一起畅谈花的世界,我敢说,这是我人生中的重要一课。花园里的花
-
1000字 高一 议论文随着风的律动,抛弃污浊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满身丰羽,洁白纯净。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的朴实无华就似乎已经昭示,我的前程,没有行迹,没有方向,并且终将陨落。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我纯粹而干净的外衣似乎与这个污浊的世界很不般配。人类的飞速发展与疯狂杀戮导致了许多朋友的灭亡,肮脏的河水,腐化的土地,污浊的
-
450字 高一 叙事夜,静静的,淡淡的,深深的。尤其一个人坐在书桌旁,也静静的,默默的,细细小心的感受着夜的气息。去深深地呼吸,感到一种去除了粉饰的浮面,最真最纯的清澈透亮的自然。夜是无限的,深深的,让你有一种想要触摸天际深处,与自然交融的冲动。夜,深深的,具有魔力似的,好象有一种阔大的吸引,总是触动你想象的神经,去遐
-
700字 高一 日记一九九五年九月八日,当洛杉矶探员古斯曼打开大学区一所公寓的大门时,这位蓝眼睛的西洋人无法不为眼前凄艳的景象动容:古色古香的家具散发着迷人的光晕,一位身着褐红色旗袍的华裔老妇人躺在客厅中央一块华美的地毯上。桌子上还摆着一沓文稿和一枝未合盖的钢笔。黑白的瓜子壳散落一旁……古斯曼自然不知道他面前的正是声名
-
550字 高一 叙事又是一个夜色凝重的夜晚,我在灯下秉书夜读。窗外的风雨击打着我的窗棂,纸间跳跃的文字纷扰着我的思绪。记忆的闸门无意间打开,在昏黄的灯光中,我想起了,那个人……是她。那个写尽传奇的女子。东西合璧的华贵气质和目空一切的纯粹总令人为之动容。然而命运对她是如此的不公,是这样吧!历尽磨难之后的她才能铸写如此动人
-
1200字 高一对于一切具有装饰性的事物,我生来就怀着一颗厌弃之心。喜爱朴素,乃人之天性。你我皆知,每一个纯真的孩子都是喜爱自然和本真,厌恶人为与装饰的。人之初,性本纯,然而随着年岁渐增,曾经纯真的孩子们渐渐地远离了本真,学会了人为的修饰。追求朴素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后来的注重装饰的心理都是被功利浮躁污浊的社会和成年
-
800字 高一生活中,有时不是缺少欢乐,而是缺少体会;有时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胡适曾言:“生命本来没有意义,你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诚然,每个人都差不多,在一样的血肉之躯和痛苦快乐面前我们都是平起平坐,我们不能像材料中的农民,只看到生活的烦恼,而应学会知足,享受生活。知足是汪洋中的一叶扁舟,舟
-
900字 高一 散文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笑一尘缘。——题记佛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菩提树,一个与世界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圣物。释迦摩尼在此树下领悟人生的真谛,于是佛教诞生。一种影响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就此横空出世。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我们不可探寻,因为这其中的源远流长是世人
-
900字 高一 散文秋风起,墨如雪,一曲清歌扶幽月,莫不是光阴悠悠白了少年头?一杯热饮,月下独酌,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年轮沉寂了多少斑斓,岁月褶皱了多少光影。一剪秋愁,一剪相思瘦。多少个寂夜里,思念染上了眉头,经年未曾忘却。光阴已逝,寂寂华年,零碎的往事,淹没了红尘中的缱绻。几许回忆,不能搁浅,几许情怀在这一帧秋色?里
-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雨夜空窗前,书径墨来香。几番弄影,道不尽往事流年。读春风梦里,笔中故事老。半世浮华,看淡尘世如烟。——前记时光带着青春漂泊,生命载着年华远行。当年轻在历经沧桑中,逐渐走向所谓的成熟后,似乎唯有给我留下某些走过和逝去的记忆,便再也找不那些曾来过的痕迹。犹如某些人事,在故事走向的末端以后,没有来及说出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