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作文段落(10篇)
  • 800字 高二 记叙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曾几何时,年幼的我们在妈妈的教导下认识了一篇篇优美的诗,他曾像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而那诗中一个个精妙的意象又像一粒粒种子植入我们的心间,发芽生长。而在这些意象中走记忆犹新的要数那些用大自然中的花呀草呀树呀……来反映
  • 800字 高二 散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曾几何时,年幼的我们在妈妈的教导下认识了一篇篇优美的诗,他曾像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而那诗中一个个精妙的意象又像一粒粒种子植入我们的心间,发芽生长。而在这些意象中走记忆犹新的要数那些用大自然中的花呀草呀树呀……来反映
  • 900字 高二 散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曾几何时,年幼的我们在妈妈的教导下认识了一篇篇优美的诗,他曾像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而那诗中一个个精妙的意象又像一粒粒种子植入我们的心间,发芽生长。而在这些意象中走记忆犹新的要数那些用大自然中的花呀草呀树呀……来反映
  • 1000字 高二
    《迷途》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着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路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七十年代末直至八十年代中,中国诗坛出现了一股名之为“朦胧诗”的风潮,习惯了新中国政治诗歌样式的读者多用此来指责这一批作者的晦涩难懂,因为他们在一首诗中找不到一个简
  • 1200字 高二 读后感
    有许多人评论过《记念刘和珍君》,但我认为尚有一些根本的特点未被品读出来,但这些特点又是特别需要被品读且非常宝贵的。一提到鲁迅的作品,我们似乎会立刻想到隐晦、艰深、语句拗口以及以“战斗”为主要特征。其实也不尽然。他的《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等文集中的许多文字,或光鲜华美或曲折隽永或典雅温润,语
  • 1200字以上 高二 读后感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多年来已被众多评论者作出过繁多的评说,但一些根本特点尚未被“读”和“评”出来,而这些根本特点实在是极为宝贵的,对于我们不断加深对鲁迅作品的认识,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并且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教益,皆善莫大焉。一提到鲁迅的作品,我们似乎会立刻想到隐晦、艰深、语句拗口以及以“战斗”为
  • 1200字 高二 散文
    飘渺亦沧桑,豪放也寂寥。明月悬空需美酒,独漂一舟任逍遥。隐身林间犹系国,驰骋沙场为国殇。落花飘向折柳处,风吹箫管泣连连。倚门空守轩窗外,镜中只剩面花黄。古今诗词如拂尘,了去烟云任四方。寻明月。后主回忆明月里,东坡还酹江中月。青莲对影成三人,子美看月泪行行。易安独望西楼月,石湖空守月东厢。海上明月照子
  • 1200字 高二 记叙文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花非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杂言古诗。此诗表达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全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
  • 1200字以上 高二 读后感
    1.戏剧一说——班门弄斧在突然的戏剧冲突下,那些强烈的明暗对比和快动作会产生奇异魅力,适合的配乐还会强化观众的快感。之前22楼“斗殴”的情节,处理得“小打怡情”,十分有趣。《欢乐颂》的迷人之处,让网友们纷纷涌起挖掘欲望的原因就是源源不断的视觉细节和演员们有心设计的动作。五美任何一个人的故事有因有果,
  • 1200字以上 高二 读后感
    青年作家郗晓波说过,卡夫卡的《变形记》把我们带往不熟悉的另一世界,而其实,那另一世界原本属于我们的人性之邦,只是卡夫卡试图用另一套叙述方式与技巧来展示我们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因为我们平时不朝它看上一眼,初见之下,才会感到它是如此的陌生、怪异和难以理解。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称小说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