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以上 高三 说明文
    中国诗歌相比于外国诗歌,最广为认知的区别便是它的暗示性了。早在《诗经》出现,文字刚刚成熟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能用“赋比兴”的手法将像“求子不得,辗转反侧”、“宛在水中央”的心情,用雎鸠的叫声和穿过茫茫蒹葭,道阻且长来委婉地表示出来。后世的田园诗、现实主义诗歌、浪漫主义诗歌、讽喻诗、言志诗无一不继承发
  • 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高三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叶嘉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下面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 550字 高三 童话
    我在十四平米的屋子里写历史试卷写得天昏地暗的时候,一个朋友发来短信说:木木,出来看看月亮吧,今晚的月亮好明亮。于是我走出屋子来到阳台上,月亮就悬挂在我头顶上,散发着幽幽的清辉,皎洁而明亮。我看着它,仿佛它在对我微笑,那笑容伴着清辉荡漾开来。我想,我究竟多久没看过这般明亮的月亮了?是不是在每个晴朗的夜
  •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最近编审古典诗词稿件,发现有种诗词全篇说理,但在用词上又晦涩难懂,就好像把一些辞藻堆积而成,让人不知所云。而且有人还自恃深奥,乐此不疲。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是一条歧路。写了诗词,自己欣赏便罢,如果要拿来发表,让更多的人看,你就要写得有些诗意,写得让人明白,读后让人有些感受,悟出点道理。让人看了,不知你
  • 1000字 高三 读后感
    本书作者朱光潜,字孟实。他90岁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发人思考,指点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成为
  • 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梧桐,作为古典诗歌中一个常见的意象,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含义。其中,最为著名的应该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声声慢》里的词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经历靖康之变,遭遇国破家亡的女词人孤孤单单地独自守着窗儿,好不容易从白昼捱到黄昏,偏偏秋雨又点点滴滴下个不停,在浓重的暮色中敲
  • 900字 高三 写景
    我在十四平米的屋子里写历史试卷写得天昏地暗的时候,一个朋友发来短信说:木木,出来看看月亮吧,今晚的月亮好明亮。于是我走出屋子来到阳台上,月亮就悬挂在我头顶上,散发着幽幽的清辉,皎洁而明亮。我看着它,仿佛它在对我微笑,那笑容伴着清辉荡漾开来。我想,我究竟多久没看过这般明亮的月亮了?是不是在每个晴朗的夜
  • 1200字 高三
    我在十四平米的屋子里写历史试卷写得天昏地暗的时候,一个朋友发来短信说:木木,出来看看月亮吧,今晚的月亮好明亮。于是我走出屋子来到阳台上,月亮就悬挂在我头顶上,散发着幽幽的清辉,皎洁而明亮。我看着它,仿佛它在对我微笑,那笑容伴着清辉荡漾开来。我想,我究竟多久没看过这般明亮的月亮了?是不是在每个晴朗的夜
  • 1200字 高三 抒情散文
    月亮,被遗忘了木木溪我在十四平米的屋子里写历史试卷写得天昏地暗的时候,一个朋友发来短信说:木木,出来看看月亮吧,今晚的月亮好明亮。于是我走出屋子来到阳台上,月亮就悬挂在我头顶上,散发着幽幽的清辉,皎洁而明亮。我看着它,仿佛它在对我微笑,那笑容伴着清辉荡漾开来。我想,我究竟多久没看过这般明亮的月亮了?
  • 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走过了中华帝国的山山水水,唯独没去过安徽,安徽留给我的印象,按深刻程度排序,就是行文清真雅正的桐城派、独树一帜的徽派建筑、兼容并蓄的徽文化,除此之外,我与安徽没有任何交集。是《刹那喜欢》让我的文字与安徽结缘。坦白地说,老衲喜欢厚重的文字,喜欢看血淋淋的砧板上人性的挣扎,喜欢傲立在深谷里、断崖下,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