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字 高三 议论文高与低高与低,只是位置的不同。摆放在不同的位置,便形成了高与低的概念。天是高的,白云悠悠,难以触及。在李白的诗句中,天台也有四万八千丈高,已经是叹为观止了。我们周围取得很高成就的人,在平庸者看来,也是高不可攀的。古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告诉我们,高与低的差别,有时候只是一层楼而已。人格上可以
-
500字 高三 写景当晚霞献给它最美丽的一面时,黄昏已经悄然而至。在夕阳掩藏在山中时,黄昏下的绰影灯光,已时时闪现在农家的屋里。远处的山峦,被薄薄的雨雾蒙住,渲染了一幅朦胧的画面。在这样一幅细雨的篇幅中迈出自己的脚步,也该是很惬意的吧。雨中漫步,享受着芬芳的泥土气息。此刻我们无须撑伞,也不须驻足,我们只要一颗虔诚的心,
-
700字 高三 议论文棋分黑白,讲规则。这样才能让棋手分高低胜负,它到处暗藏杀机,这又让棋手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俗话说:“棋错一着,满盘皆输”。棋如此,人生何不是如此呢?天如圆盖,地如棋盘,棋分黑白,人有是非。棋之所以分黑白,为的是要棋手分出高低胜负。而人有是非,是为成就人的品质,培养人的意识,创造人生的辉煌与价值。人生
-
800字 高三 议论文一叶落知天下秋? 9号文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喜欢讨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很多人都认为见微知著,以小便能见大总的来说就是见一叶落知天下秋。然而我却认为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这是以偏概全,一叶落并不就是天下秋了,不能以一点来看全面。天下秋是由无数落叶来组成的,这是一个量变导致质变的过程,一叶落,天下就
-
700字 高三 散文人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为君子为能及矣。追而味之,喟然长叹。 ——题记人如茶,识之,应先闻其香,如闻其言,善者,言若茶之香醇;熟之,应在品其味,如见其行,善者,性若茶之甘醇。言行,君子之枢机。一行一人言行是人品之镜。古时圣贤,游山玩水,呤诗作对,有在
-
900字 高三 议论文《管子・权修》中说:“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教育,尊师重教的国度。延续至今,教育更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然而种种事实表明,从八股取士到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人似乎还没弄清一个问题――教育,所为何来? 40岁时有4000万身价,这是一位教授对学生的要求。我惊讶于他的自
-
900字 高三 散文静水流深,当你沉静下来肯安然流淌,那你就有了流得比别的溪水更长远的理由;鹰击长空,当你勇猛到有了一双可以搏击苍穹的翅膀,那你就有了比别人飞得更高的理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你的灵魂已经那么芬芳,那你就有了不言不语也能成为风景的理由。世间万物运行自有其道,这个“道”不是“天道”,是自己走出的“道”;
-
900字 高三 议论文我们常常比较:谁高谁低?似乎很有意义。文学上不知分不分高低。我们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既然有王公贵族,当然也会有平民百姓。既然有琼宇高楼,也就会有低矮小屋。成就从比较中来。我们有必要分个高低,实际上是想显示我们的成就与功绩。就如同周树人文章里的啊Q所说:你们有什么了不起,我们那时候,可比你们阔的多啦
-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我们常常比较:谁高谁低?似乎很有意义。文学上不知分不分高低。我们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既然有王公贵族,当然也会有平民百姓。既然有琼宇高楼,也就会有低矮小屋。成就从比较中来。我们有必要分个高低,实际上是想显示我们的成就与功绩。就如同周树人文章里的啊Q所说:你们有什么了不起,我们那时候,可比你们阔的多啦
-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庄子站在高山之上,看到的人高低如一,皆如蝼蚁,而胡适站在山下,看到的人高低,大小,胖瘦,却各不相同,两个人所描述的自己所见固然都有道理,不过,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和庄子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社会要求我们要有和胡适一样的态度,看到人们的不同,而去竞争。我们都是最平凡的生命过客,不是什么圣人,我们拥有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