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作文段落(10篇)
  • 650字 高三 议论文
    当冬日的第一朵雪花悄然飘零于广袤的天地之间,驻足于此的我们心会变得宁静。那是自然的力量。当品一杯香茗,独赏宋词的婉约含蓄与豪放不羁,陶醉于此的我们心会变得宁静。那是文字的力量。当一缕悠扬的琴声从夕阳的余晖中传入耳际,停步于此的我们心会变得宁静。那是音乐的力量。 然而,真正宁静的人,自己本身就是一种宁
  • 800字 高三 散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而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确,来自内心的宁静能带领人们到达世外桃源,使人超然脱俗。漫步在历史的长廊,多少名人志士都有着内心的一块圣地。北宋文学家林和靖,幼年便才华横溢,尽管有绝佳的实力却舍而取静。40岁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或而拜访寺庙与方丈叙谈,棹舟游湖
  • 750字 高三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是他集一生经历所感悟,更是对我们的告诫与启迪,唯淡泊,方明志,唯宁静,方致远。淡泊是一种态度,一种不慕荣华,不爱名利的淡然。淡泊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毅然辞官,淡泊是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550字 高三 议论文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志向,有能力,但到了叫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外物的帮助,依然不能通过困难,到自己想到的地方。由此,我们要提出一个疑问:宁静真的可以致远?所谓“宁静”,是指心外的环境平静,心内的
  • 900字 高三 议论文
    山的沉稳,那是宁静心灵的绘画;水的灵动,那是宁静灵魂的诗篇;夜的深邃,那是宁静情感的书卷……静,是一种和谐之美,是自然万物的本真。人的一生,总在不停行走。行走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纷繁芜杂的生活,让人生的追求变得带有功利性。于是,宁静的本真渐被掩埋,直至湮灭。人生之路,本该是一种宁静。静,不是表面
  • 650字 高三 叙事
    生活中,有时不是缺少宁静,而是缺少体会;有时不是缺少诗意,而是缺少发现。心有猛虎,亦在细嗅蔷薇,心存莲花,才能吃到哪最美味的葡萄。“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法师用他自己的方式阐释了宁静的深意。闲庭信步,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这是何等的境界!纵有家国之痛,弘一法师仍心存
  • 700字 高三 议论文
    宁静无以致远。一句话道尽了中国的“贬官文化”。儒家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代的学者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寒窗十载,为一朝入仕,满怀着匡时济世的热情,为民请命。然而在封建王权至上的笼罩下,他们的想法是如此的天真,他们的谏言是如此的苍白无力,他们的才气是如此的令人妒嫉。所以诽谤、诬陷接
  • 800字 高三 议论文
    宁静无以致远。一句话道尽了中国的“贬官文化”。儒家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代的学者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寒窗十载,为一朝入仕,满怀着匡时济世的热情,为民请命。然而在封建王权至上的笼罩下,他们的想法是如此的天真,他们的谏言是如此的苍白无力,他们的才气是如此的令人妒嫉。所以诽谤、诬陷接
  • 800字 高三 写景
    人生如瓶,不似高脚杯的脆弱,尽管也有那令人怜惜的纯粹;不似品茗之茶杯,尽管也萦绕着典雅与恬然。在这似水流年中,我倾心于这样的人生:注入清澈如水的宁静、淡然,灿烂如瓶中那清澈的一抹阳光。俄国文学批评家皮萨列夫说过:“人不是可以注入任何液体的空瓶。”当躁动的心充斥了瓶中的每一寸空间时,当利欲的血液占据了
  •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追寻心灵的宁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题记塞翁失马几起几落为何能泰然自若?陶渊明几经官场又为何欣然辞官?侯逸凡每每对弈为何能面不改色?因为他们的心,似镜般波澜不惊:如水般澄澈透明。他们更愿意在世俗的擂台下当看客;更愿意在自己的世界里怡然自得。所谓宁静,也就是心的宁静。有一苦求得道而不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