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作文段落(8篇)
  • 1000字 六年级 散文
    一个生在显赫的名门贵族,一个走到中国现实主义诗歌顶峰的人,谁曾想过他的一生却是流离失所,四处漂泊,贫困多病,客伴终生的。他优国优民而不优己,他悲悯百姓而无人悲己。一个影响着中国三千年文化的人,最终却贫死客船。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或许在自号时,他便已经明白自己一生老在四
  • 350字 四年级
    那天,天气很热,有38度,这样的天气谁还会出门呢?但我不得不出门——因为我已经答应弟弟要请他吃麦当劳。我和弟弟正吃得开心的时候,一个人走了过来,对我用手指做了一系列的动作,我看得一点儿也不明白: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弟弟说:“哥,他的意思是请问你能给我一点钱吗?我是一个聋哑人。”我听了弟弟的解释后,把身
  • 7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繁星点点的夜里,天空如同调色盘上的一潭深蓝。眺望夏日深邃的天空令我有一种冲动,想伸出双手试着触摸那耀目的繁星,可是却是那么遥不可及。他不属于这个世界,我无法洞悉他灵魂幽暗处的双眼,更无法触摸他的心灵。究竟是他嫌弃我们的凡俗,还是我们遗弃了他?似乎,我们凡世的种种枷锁容不下这颗高贵的心灵,所以你被世俗
  • 600字 四年级 议论文
    木心说过:“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先生早已明白,大柔即大刚,拥有更加旺盛的力量。柔软并非怯懦,而来源于内心的强盛。“柔者,道之大也。”柔软并非待宰的羔羊,而是内心足够强大后对这个社会产生的悲悯情怀。这是达到一定境界的表现。内心有了坚守的基础和阅尽世间沧桑的皱纹,自然会对这个世界产生一
  • 1200字以上 小学 记叙文
    曹文轩《桂花雨》读后感“爱是这么短,遗忘是这么长。”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世纪智利诗人聂鲁达的《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中的经典句子。读完曹文轩最新结集的小说《桂花雨》,我不禁感慨:爱是这么短,回忆是这么长!曹文轩该有多么爱自己的童年啊!短短的童年经历,却让他反复书写吟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制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读后感
    【篇一:三棵树苏童读后感】苏童的散文《三棵树》秉承着苏童一贯的寓意风格,从想象三棵树,到试图培育一棵属于自己的树,再继而意外得到了两棵树,最终又失去了这两棵树。文章表层传递的是个人与树的情感和生活,深层传达的是盼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然也可以是暗示他的爱情历程。《三棵树》没有让这种象征意味直接现身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状物
    静默的抚起心中的琴弦,独奏起那惆怅的绝曲。欲把满池的思绪都化为那朦胧月夜的江南情,却不想打碎了沉寂在心中枯冷的情意。那泛起的相思填满了如梦的江南,流泻了成了那一池的湖水,波光潋滟的碧水,荡漾着我生命里所有的惊喜。怎了红豆泪?灰烬又燃起,诉衷肠断尽泣血江南红。我深沉的踏上那铺满金色的大地,踏上江南那如
  • 1200字以上 小学
    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尊重别人所以不狂妄,不狂妄所以有修养;尊重自然所以不胡为,不胡为所以有理性。联想到这次新冠疫情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我思考良久,在这里提倡善待万物,这是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事物的悲悯之心。深广的悲悯心,是对包含人类生命在内的万物的普遍同情、包容和关怀,这才是人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