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后感:
- 人物传记
-
4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这天,我正在家里写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一个黑体字映入眼帘——《病床上的作家》。这个题目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文章的内容讲的是现代著名微生物家,科普作家高士其爷爷的故事。高士其爷爷生于19XX年,年轻时,去美国留学,攻读细菌学。后来,他在一次试验中染上了一种疾病。由于病情恶化,致使他
-
3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坚持就是胜利—————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有一天,《国傕》原稿被偷走。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他
-
400字 人物传记每一个人都一个自己最敬佩的人,我也不例外,我最敬佩的人是张海迪姐姐,我最敬佩的人张海迪姐姐作文。 和我们向比,张海迪姐姐是个残疾人,我们有着不知比他要好多少倍的生活,但是,但是,和张海迪姐姐相比我们却碌碌无为,竟然没有做出一丁点儿为社会有益的事情。和张海迪姐姐比起来,我们太渺小了。为什么张海迪姐姐
-
400字 初一 读后感看了《何以》,我有种想哭又有点想笑的感觉。赵默笙和何以琛在一起,确实是个圆满的结局啊。仅仅只有十一万字的小说,能把这个故事描绘到这么动人的程度,不得不说顾漫是个很有实力的女作家,嗯,就是更文速度慢了点儿。《何以》这么一篇十一万字的文章居然连载了七年。记得六年级的时候,不到一年我就写了八万多字然后结局
-
450字 初一 读后感看了《何以》,我有种想哭又有点想笑的感觉。赵默笙和何以琛在一起,确实是个圆满的结局啊。仅仅只有十一万字的小说,能把这个故事描绘到这么动人的程度,不得不说顾漫是个很有实力的女作家,嗯,就是更文速度慢了点儿。《何以》这么一篇十一万字的文章居然连载了七年。记得六年级的时候,不到一年我就写了八万多字然后结局
-
10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我读过许许多多的书,可是,我觉得《鲁宾逊漂流记》先比之下更真实更贴切。主人公鲁滨逊不愿生活在死水般平静的生活里,他愿意去具有挑战性的航海。故事中的鲁滨逊虽然不是现实中的一个人,但是他所有的成功的一切却很清晰,因为他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做成的。故事主要讲了:鲁滨孙出身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
-
600字 初三 读后感时间是什么?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在我的脑海里流荡着而自从读了“似水流年”我明白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未来。是啊!滴搭的一秒可能是我们可以忽略的,人的一生可能有许多的一秒、一分、一时、一月、一日、一年……而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是啊花谢了有在开的时候,燕子飞起了有在来的时候,可时间流逝了却永
-
900字 初三 读后感奇人、奇事、奇书——读《千古奇人徐霞客》有感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六(1)班 黄震威捧着这本《千古奇人徐霞客》,心中总有一股自豪之情在跳动。是啊,作为一名江阴人,一个徐霞客的老乡,谁又能按捺住那颗充满激动和自豪的心呢?作为徐霞客的故乡人,我也只能用一个“奇”字来形容他。毕竟,这个千古奇人与他所创的辉煌历
-
1200字以上 初二 读后感终是将莫言的《生死疲劳》览了个痛快,看了个透彻。15天看完55万字不得不说眼乏得很,但览字的本身快乐却似山涧自由流动通彻见底的清泉叮叮咚咚淌过心田,沉淀淀的墨香将夏日的浮躁抹去,这经过上千年打磨的文字啊,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让我们先撇开小说的人物与情节,聊聊莫言,这个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
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读莫言的《生死疲劳》,不会让人打瞌睡,那海阔天空的想象,那优美精妙的语言,那数不清的暗喻名言,纷至沓来,赏心悦目,令人精神振奋,不读不快。而一读之后,总会让你心潮起伏,联想翩翩,不吐不快。读后感的第一点,就是莫言这《生死疲劳》,从叙事方式分,肯定属于荒诞叙事。开荒诞叙事先河的,诚然算不到莫言的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