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作文段落(10篇)
  • 650字 初二 读后感
    2016年5月27日,杨绛老先生病逝。对于105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我,一无所知。翻开这本《杨绛传》,我想要了解杨绛先生的一生。书的一开头便介绍了杨绛先生的家庭背景,出生在无锡小镇的杨季康,那一片灵秀的土地让小小的杨季康浑身上下给人一种和颜悦色、温文尔雅的气息。想象中这样的女子只需要在家琴棋书画样样精
  • 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杨绛先生的钱钟书的妻子,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2篇“杨绛传读后感8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杨绛传读后感一】有人把文坛的夫妻分为三种:一,始终生活在另一方的身影中,例如许广平和张兆和;二,一方极其出众,另一方相比逊色些,有如萧红和丁玲;三,齐头并进、相互并进,杨绛先生和钱
  • 1200字 高中 读后感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思过往。如此,安好!”丰子恺这锦言妙语被杨绛先生给参透凿凿。她,杨绛,一位民国时期的才女。出生于江南书香世家,仗义的父亲作为律师,以身作则,教会杨绛什么是“刚正不阿”;贤惠的母亲以中国女人特有的柔软教会杨绛什么是“包容忍让”。正是这样的家庭,使杨绛受到了优等的教育。
  • 600字 初三 读后感
    杨绛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家、剧作家,她写的散文也别具一格。前不久,我拜读了《杨绛散文》一书。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首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首诗反映出杨绛与世无争的性格和她对艺术的追求。这本书共收集了杨绛的近四十篇佳
  • 650字 读后感
    初读杨绛先生的作品是《我们仨》。这部作品集合人生的辛酸苦辣,却饱和着静默淡然。第一次翻阅《我们仨》时,是在冬天的一个午后,此后每一天都会在这个时候读上几页,在清冷的灯下,或闲适中品谈,或紧绷中放松,欢心的时光总是由许多个这样的片段组成的。人生如一场在花海中穿梭的旅行,这本书在03年时出版,已是杨绛
  • 1200字以上 小学 读后感
    我们仨,相守相念——《我们仨》读书笔记目录中标出《我们仨》分为三部,第一部——我们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四年。杨绛先生似是用饱蘸感情的笔调写下自己对亲人醇厚的爱,也淡淡地写尽了自己的大半生。共中流露出来的时老人历经世事后的淡然与睿智,有忧伤,有怀念,有不舍,但都是在岁月的涤
  • 800字 初中 读后感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_初中读后感900字《我们仨》这本书是我很久以前看的了.依稀记得在书店里拿起它时,我就被它简约大气的封面给吸引到了.棕色铺满了整个封面,有三个大字大大方方摆在中间我们仨,最上面还写了Mom、Pop、圆o,这就是杨绛、钱钟书和他们的女儿钱瑗的故事.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杨绛先生用温
  • 800字 初中 读后感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_初中读后感900字《我们仨》这本书是我很久以前看的了.依稀记得在书店里拿起它时,我就被它简约大气的封面给吸引到了.棕色铺满了整个封面,有三个大字大大方方摆在中间我们仨,最上面还写了Mom、Pop、圆o,这就是杨绛、钱钟书和他们的女儿钱瑗的故事.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杨绛先生用温
  • 1200字以上 读后感
    永远的梦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享受相助,相聚相失。——题记家梦读完《我们仨》本书,我依旧沉浸在作者的回忆中。翻阅着这本温馨的回忆录,每一张都有着许多的美好。我心中五味杂陈,千万条思绪涌上心头,一霎时,却又不知该如何道来。这是我第二次阅读杨绛先生的文章,第一次是七年级学的《老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读后感
    【篇一:读杨绛《干校六记》有感】那本该是一个幸福的年代:困扰人们多年的战争终于结束。然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这场风暴,叫文化大革命。这不同于之前的任何一场战争,而是像秦始皇“焚书坑儒”一般对文化的蹂躏。一个各国人面对面目全非的故土,本想伸手为祖国献上一份力,却被无情的“革命”急匆匆地赶出了国。
杨绛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