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后感:
- 人物传记
-
700字 高三 读后感你走了,失落的走了,和汨罗的江水永远为伴了。你生活在战乱的年代是你的不幸,你有博学济世的能力。上天应该给你点安慰让你济世。“取君之乐”乃为官之道,你博学多识这点道理不会不知道,但你终没做的让怀王高兴,因为你心中想的是让楚国的百姓高兴而不是一个怀王。凭你的才华“取君之乐”何难乎?凭你的才华“取君之乐”
-
4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秦楚燕齐赵等七国,其中楚怀王,秦始皇,两位大王,是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在公元的几百年前,燕齐等5国被打败了后,楚秦两国开始争霸。 在最后一场站斗时,楚国的丞相在看地图时,看见一条小路,被忽略了,没想到这正是楚国消亡的原因。可楚王听了内歼的话没听丞相的话,不仅没听还在内奸的挑拨下把丞相流放,几天后,秦
-
150字 三年级 读后感去楚国的那个人叫真无脉,他在路上又碰到了一位朋友。朋友把他叫住:“无脉先生,您去哪儿哟?”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你应该和我一样,向南边走才对。”真无脉说:“不要紧!”说完,他就坐在马车上飞快地走了。他的朋友只好摇摇头,叹气道:“哎,那你哪天才能到楚国呢!”日子一天天
-
5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读了林汉达写的《屈原投江》,我深有感想。楚怀王听内奸的话,把自己的命都丢了,楚顷襄王做了王之后,不但把屈原的官职抹掉,还重用了内奸,公元前278年,秦国把楚国的国都打下,屈原知道楚国没救了,就投江了。我觉得屈原这样做是错的,他犯了两个错误,第一,直接指出楚王的错误,楚王听了肯定不高兴,也不会听取他的
-
350字 小学 读后感我读了一篇关于屈原爱国事迹的文章——《屈原不离楚国》。屈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热爱故乡、热爱楚国。有人不理解屈原为何如此爱国,屈原回答道:“我爱楚国,为它的命运担忧,为百姓的痛苦伤心。”战乱中他与仆人本已离开了故乡,可他却又调转马头回到了楚国,并下定决心:“如果不能实现愿望,我就投江而死,用生命殉我
-
600字 初二 读后感寒假中,我读了一本书《智慧比漂亮更重要》。读完这本书后,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智慧和漂亮哪个更重要?如果你没读这本书的话会选漂亮的吧。读了这本书你自然就会知道了。正如书中所说的,有很多女生都会一漂亮来衡量自己或他人。其实真正重要的还是智慧,我来讲一个故事你就会明白了: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
-
4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寒假里,我读了《刻舟求剑》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楚国人要出国远征,他在坐船过江时,一不小心把剑掉到水里了。船上的人有的叫船夫停船,有的要下水里帮他找剑,可是都被他拦住了。他用随身带的小刀在船身上刻了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上其他人看见了,说:“你在船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剑是不
-
2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今天,我读了《毛遂自荐》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赵国都城被秦国包围,不得不让平原君赵胜到楚国求救。他打算带二十个人去,可只找见了十九个人。于是,毛遂想一起去楚国求救,平原君答应了。平原君来到楚国,想说服楚王,可一大会儿也没结果。毛遂说了几句话,楚王就被说服了,答应与赵国联盟,一起抗秦。读后,我明
-
700字 初一 读后感你想不想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你想不想学习古代人民的智慧?你想不想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人?那就来阅读《上下五千年》吧。这个暑假我认真读完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上下五千年》讲述了从公元前二十六世纪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到公元1950年中华人民国旗、国歌和国微诞生这上下几千年的中华历史。在这本书中
-
750字 小学 读后感今天,我学了《晏子使楚》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春秋末期,楚王为了显显楚国的威风,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三次反驳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我最佩服晏子的机智和善于言辞的特点。楚王知道他身材矮小,就在城门旁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并关了城门,想让晏子从洞里进去,以此来达到侮辱晏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