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作文段落(10篇)
辛弃疾段落
  • 450字 初一 记叙文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一生佳作不断,广为后人传颂。其能在文坛取得如此成就绝对不是偶然,是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结果。1204年3月,辛弃疾到镇江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却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写下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500字 初一 记叙文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一生佳作不断,广为后人传颂。其能在文坛取得如此成就绝对不是偶然,是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结果。1204年3月,辛弃疾到镇江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却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写下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写完
  • 550字 五年级 叙事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夏日午后,辛弃疾怀着悠闲的心情来到山中散布。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小村庄。辛弃疾看到山清水秀的怡人景色,觉得这里简直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这时,辛弃疾看到一间简陋的茅草屋坐落在在
  • 5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夏日午后,辛弃疾怀着悠闲的心情来到山中散布。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小村庄。辛弃疾看到山清水秀的怡人景色,觉得这里简直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这时,辛弃疾看到一间简陋的茅草屋坐落在在一条小溪旁。这条小溪非常清亮,它从山谷里悄悄流出,绕过那千奇百怪的山石,穿过那郁郁葱葱的山林,弯弯曲曲向东流去。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像
  • 550字 五年级 叙事
    同学们,你们对课文中的《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一定不陌生吧,现在,我要给大家讲讲词中的故事。一天,宋朝著名此人辛弃疾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边散步,溪水不时溅起,在青草的衬托下越发显得晶莹美丽,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辛弃疾侧身一看,一对白发苍苍却又鹤发童颜的老夫妻正在饮酒闲聊,见到有客人来,老翁热情地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第一进院落:战袍飘飘宝刀不老6月5日下午,记者乘车来到辛弃疾的故居——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公元1140年(宋高宗绍兴十年),辛弃疾就出生在这里。在四风闸村的东南边,有一片壮观巍峨的仿宋建筑群,在周围的一大片麦地里特别显眼。从村头的公路上远远望去,真有点宋代大宅院的感觉,这片建筑群就是新建的辛弃疾
  • 600字 初三 记叙文
    在夏天的某一个中午,诗人辛弃疾信步来到一个村庄。这是一座美丽的村庄,村庄四周绿树环绕,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地流着。不远处的荷花池里一张张荷叶挨挨挤挤,轻轻地浮在水面上。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一阵微风吹来,空气中散发着阵阵清香,真是美不胜收。辛弃疾不由地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这时从一所
  • 350字 五年级 叙事
    宋朝诗人辛弃疾某日来到乡村游玩,他走着走着,忽然眼前一亮,啊!多美的景色啊!只见一条明如玻璃、清澈见底的溪边,有一座矮小的茅屋,溪边的小草齐刷刷的挺立着,显得特别精神!辛弃疾轻轻靠近茅屋,只见茅屋里坐着一对老夫妇,慈祥的脸上带着笑意,桌上摆着几碟小菜,半瓶酒,看着这两人红扑扑的脸,辛弃疾想:这老两口
  • 5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内部的贺兰山上,因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得名。郁孤台建于唐代中叶,历代文人墨客题咏甚多。最著名的有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等等,以辛弃疾的《菩萨蛮》一词驰名海内。来到郁孤台脚下,我抬头向上望,一段上百级的阶梯像长龙一样展现在我面前 。阶梯两旁的树木长的郁郁葱葱,高大挺拔,郁孤台就矗立在绿
  • 650字 初三 记叙文
    幼时就会背辛弃疾的“郁孤台下清江水”。爸爸告诉我,郁孤台在我们的故乡江西。十年后,我带着那著名的《菩萨蛮》回到老家,终于见到了熟悉却又陌生的郁孤台。今天的郁孤台,是否如同当年一般的英武?事实远非我所想。低矮、暗淡、凋敝,在群山中只有一点灰白。郁孤台,你既是烈士英魂的象征,又为何如此破败?我依着辛弃疾
查看更多
辛弃疾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