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作文段落(9篇)
林语堂段落
  • 800字 四年级 状物
    走近林语堂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 漳州市芗城实验小学四年2班 徐璐很早就知道我的家乡漳州出了一位世界文化名人、文学大师,他的名字叫林语堂。但是,我只是读过几篇关于林语堂的介绍、评论文章,对林语堂的了解仅仅局限在“文学家”、“翻译家”、“哲学家”这些头衔上,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取得过什么杰出的成就,他
  • 800字 四年级 叙事
    很早就知道我的家乡漳州出了一位世界文化名人、文学大师,他的名字叫林语堂。但是,我只是读过几篇关于林语堂的介绍、评论文章,对林语堂的了解仅仅局限在“文学家”、“翻译家”、“哲学家”这些头衔上,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取得过什么杰出的成就,他为什么会拥有这么多耀眼的头衔?我都不甚了解。对于林语堂这位前辈
  • 800字 二年级 写人
    很早就知道我的家乡漳州出了一位世界文化名人、文学大师,他的名字叫林语堂。但是,我只是读过几篇关于林语堂的介绍、评论文章,对林语堂的了解仅仅局限在“文学家”、“翻译家”、“哲学家”这些头衔上,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取得过什么杰出的成就,他为什么会拥有这么多耀眼的头衔?我都不甚了解。对于林语堂这位前辈
  • 5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暑假一转眼就过去了,炎炎夏日留开了我们,取而代之的是秋天。在林语堂先生眼里,秋天是磅礴,有韵味的。秋天是经历了沧桑的老人。经历了两个季节,他不是喘着气儿,奄奄一息的,不是人们想像中的凄凉萧瑟。秋天既有春天的美丽,又有夏天的甜蜜。不只这些,秋天在前两个季节的酝酿后,还给大地带来了丰硕的果实。秋天是一个
  • 1200字以上 高三 写人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苏轼给后人留下的浩如烟海的诗篇长河之中,这首诗有全被冠以出名二字。但于我而言,初读之时,却带着失望。失望于那个“锦帽貂裘,千寄卷平冈”的壮年敛起了锋芒与狂妄,由擎苍鹰变为了“竹枝芒鞋”,苏轼的为人最浅显的——“狂”字以蔽之。那时我常想,若苏轼是一座山,“狂”这
  • 1000字 六年级 叙事
    依传统美德前行,收获无限——读《论语》有感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依稀可记背这句话多难,写这句话多难,更不用说理解了。随着时光流逝,知识储备增加,如刻在脑海中的这句话又浮现出来。随之一同出现的,还有许多感想。我读到18岁的林语堂离开鼓浪屿,离开家乡到遥远的外地求学。后又到美哈佛和德留学。
  • 1000字 高一 叙事
    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香浓。同是一杯咖啡,为什么会有两种体会呢?吾曰:心境不同。读书亦是如此。不爱读书的人,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读书时,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如同会品咖啡的人,读书时,能够品出书的韵味,能够进入乐之境界。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读书的乐之境界呢?首先,要
  • 1200字以上 高三 记叙文
    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他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他们确定我的位置;我爱着她,爱着你,其实只不过借助别人实现了我的爱欲望。——史铁生务虚笔记请结合语意,以“借助与实现”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故事,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见解。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1200字以上 初一 写人
    沈从文第一次上课怯堂了,在讲台上呆呆站着近十分钟。好不容易开了口,预定一小时的授课内容却只用十多分钟就讲完了。最后只得在黑板上写: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给学生上课时,突然问学生:“5加5是多少?”学生以为校长所问必有奥妙,都不敢作答。好一会儿,才有学生率直地说:“5加5
林语堂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