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作文段落(10篇)
  • 750字 初一 叙事
    相传从前,有一对老人很穷,连隔夜的粮都没有。但他们却养了一只猫,一条狗。猫和狗很要好,猫每天都抓一只老鼠,狗天天看门。一天,老人在干活时看见一条小蛇,就拿出家,装到瓶子里,还塞了个饭团。第二天,蛇把饭团吃了,长大了,挤满了瓶子。老两口又把那只蛇放在篮筐里,随手丢了几个饭团。蛇吃了,就睡了。第二天,蛇
  • 900字 五年级 叙事
    突然,她们来到了一片沼泽地,可是可沁不知道,一脚踩过去才发现自己在下沉,“救命啊!”可沁大喊,“糟糕!可沁掉下去了!”依倩提醒其他人,“梦幻魔法~飞”米西使用普通魔法飞了过去一把抓起可沁的衣服,把她拉了上来,可沁上来后昏迷不醒,嘴唇发紫,脸色苍白,“怎么回事?可沁!你快醒醒啊!”雅梦媛焦急地说,“糟
  • 300字 三年级 叙事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尤其有许多传统节日。我最喜欢端午节了。是因为可以上好吃的棕子,糯米里有香肠、有枣子、还有肉,端午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楚国有个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国灭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杀了,人们怕小鱼小虾吃屈原的身体,他们用竹筒把米装起
  • 1000字 初二 叙事
    周处是晋朝义兴县人。他在年轻的时候,脾气粗暴,好惹是生非,经常与人打架斗殴,危害乡里,被当地人们视为祸害。那时候,在义兴县境内的大河里出现了一条蛟龙,同时在义兴县山里又有只斑额吊睛猛虎,它们都时常在河里、在山上侵害老百姓。当地人们都把周处同蚊龙、猛虎一起看作是“三个祸害”,而这“三个祸害”中又以周处
  • 250字 三年级 叙事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在汩罗江里死去的,老百姓很尊重屈原,知道屈原死后,连忙到汩罗江中寻找他,一直都没找到。因为江水把屈原的尸体冲走了。老百姓以为,江里的蛟龙会吃屈原的尸体,所以把粽子扔进汩罗江里,让蛟龙吃饱,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后来吃粽子变成了端午节的习俗。粽子原来
  • 300字 五年级 叙事
    那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关庙市场,迫不及待地"蹦"上车,"跳"到座位上。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长防大堤。一座雄伟的大堤宛如一条长长的蛟龙躺在长江边上,大堤外边斜坡是由无数块石砖建成的,呈六边形,就象龙的鳞甲。每块石砖中间布一个小洞,小洞上长满了小草,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给大堤增添了无限生机。滚滚长江水吻着
  • 300字 四年级 叙事
    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端午节。 汉,壮,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区都流行过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黑,白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棵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要吃“五黄”:黄
  • 300字 五年级 叙事
    传说,在古时候,天地一片昏黑,没有光明,只有黑暗,就在在这时出现了一个英雄,他就是光之神,就是因为他天地有了光明,正当人们高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黑暗军团。他们的目的是想让这个世界再次陷入黑暗,光之神为了阻止他们,便去了光之源去拜师学艺,经过12年的学艺,他有了通天的本领,而他的师傅告诉他这还不够,还
  • 600字 六年级 叙事
    鲜红的五星红旗升起来啦!“起来,不愿做奴棣的人们,保我们血肉······”这不是伟大的《革命进行曲》吗?听到这宏伟的声音,人们一起把晶亮的眸子投到了鲜红的国旗上,随一位解放军叔叔手中的旗角一扬,人们的心欢跃起来,人海中的高呼一浪高过一浪······看到电视上如此欢呼澎湃的景象,一浪接一浪的高呼,我来
  • 900字 高一 叙事
    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却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