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字青春的凯歌是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持一颗恒心,并且孜孜不倦于理想。无臂钢琴师刘伟10岁时因意外失去双臂,然而他对生活并未失去信心,而是努力追逐心中的理想。十六岁学习钢琴,十七岁达到了正常人用手弹的七级水平,二十三岁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当生命的桎梏无情的缚住双臂,当悲情的目光哀叹命运的不公,刘伟并非抱怨上帝不公,而是发出:“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的呐喊。毅然插上自信的双翅,在青春浪潮中乘风破浪,最终实现人生的理想。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刘伟用自身的经历向我们证实:青春的凯歌是拥有一颗恒心,面对困难仍昂然挺进,进而奏响最美妙的旋律,幻化成一支悠扬的青春凯歌。
-
1000字 高二 读后感经历从天上掉到地底下的惨痛失败后,现时的陈凯歌已经聪明了许多,肯低头示好,不过骨子里的高傲贵族气还在。这不,看他挑的,先是“一代完人”梅兰芳,再是中国古典悲剧,相当亲民,又不降格调。比之国师的偷工减料顺手拈来,他还是有认真做事的地方,一丝不苟。只是在《赵氏孤儿》里,当频频出现的女高配乐从背景飘荡而来,好似咏叹、好似悲泣,我就仿佛看到了陈凯歌抚胸长叹——他依然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头,沉浸在自我营造的悲剧感当中,无法自拔。
-
900字 高一 观后感经历从天上掉到地底下的惨痛失败后,现时的陈凯歌已经聪明了许多,肯低头示好,不过骨子里的高傲贵族气还在。这不,看他挑的,先是“一代完人”梅兰芳,再是中国古典悲剧,相当亲民,又不降格调。比之国师的偷工减料顺手拈来,他还是有认真做事的地方,一丝不苟。只是在《赵氏孤儿》里,当频频出现的女高配乐从背景飘荡而来,好似咏叹、好似悲泣,我就仿佛看到了陈凯歌抚胸长叹——他依然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头,沉浸在自我营造的悲剧感当中,无法自拔。
-
1200字 六年级 观后感如果非要这么比的话,那恐怕不仅陈凯歌自己的作品,之后的华语电影就没有好片。李碧华扎实毒辣的故事,陈凯歌的文人情怀,触犯“禁忌”的题材,踏实做戏的制作团队,张国荣绝代风华的演技和京戏的神秘与美,少了一样都成就不了这部电影。现在又有几个影片有能力囊括这些要素?
-
550字 初三 日记英语课下课后,前桌的梁凯歌故意碰倒我的文具盒,我说了他一句,他就很不爽。但现在我没有心情打架,所以说了一下就算了。没想到,梁凯歌却挥舞着拳头向我奔来。我挡住了他一击,他不甘心,“砰”地一下踢翻了我的桌子,这回我火可大了,刚想踹他一脚,但是一旁的谭城林却冲了上来,嘴里还说着:“梁凯歌,你竟然欺负女孩子,太丢我们男生的颜面了!”说罢,他们便扭打了在一起。一直到上课,他们还不肯停休。这节是电脑课,我们都要到电脑室上课,所以没有老师来。旁边的“观战”男生女生们都喊着:“加油加油!”班长见状,马上跑去叫班主任了。我们去了电脑室,但却没有见到谭城林,这时我就担心起来,谭城林是为了我才打架的,所以他现在才被老师叫去了,那我……不对不对,谭城林是死是活关我什么事,反正是他自己冲上来的,我又没有强迫他!我摇摇头,这样想。
-
450字 高二 散文然而,我觉得学校的秋最为吸引我的不是娇妇,也不是少女,而是一位位老者--落叶.她们片片落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却还给了秋一片深意.她们随风逐飞,如轻盈的蝴蝶,又如飘扬的丝带,这是生命最后的凯歌,为秋而用生命所谱写的凯歌.难道这不令人惊讶吗?我想这大概才是秋的真谛吧!
-
750字 高中 观后感这部电影总投资才一百多万,但它却有上亿的票房,而且获得了不少的奖;相比之下,陈凯歌的《无极》花了上亿才有这么多票房。《疯狂的石头》主要是在一间烂宾馆、一间烂厕所和一间旧厂房拍的;而《无极》是在香格里拉拍的,而且还砍伐了那里的树木。人们看了《无极》之后,都批评陈凯歌拍电影的水平差,而人们看了《疯狂的石头》之后,都赞叹宁浩导演手法成熟,把方言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
500字 初二 记叙文这一次我来到了唐城,我感受到了唐城的宏伟和襄阳的美丽。襄阳唐城是由著名导演陈凯歌投资16亿建立的,2010年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因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妖猫传》选址拍摄,《妖猫传》这一部电影迅速火了起来,这也使有更多的人来的襄阳、来的唐城。真是这一部《妖猫传》它让来襄阳旅游的大量增加,这也使得我们襄阳更加的热闹、更加繁华、更加的昌盛。
-
1200字以上陈凯歌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在《赵氏孤儿》拍摄的片场,陈凯歌给饰演程婴的葛优说这人物的时候,有好几次竟然把他说哭了。有一场是程婴的孩子死后,他把孩子搁桌上闷着的哭戏。陈凯歌刚把戏说完,还没开拍呢,葛优就受不了了,根本演不下去了,坐在机位上哗啦哗啦掉眼泪。当时机器是开着的,而且镜头一直对着葛优,机灵的摄像师随机把这一镜头抢拍下来,成为这部片子中的一个经典瞬间。用葛优自己的话来说,“这场戏其实不是演的,还没开机我就成那样了。”
-
1200字以上 小学 观后感1926年,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真的勇士,可以直面惨淡的人生,可以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句话恐怕是对“勇士”一词最大的传播。在今天,当我们说一个人是“勇士”的时候,往往是一种含金量并不高的安慰。实话说,看完陈凯歌的这部被誉为“回归现实主义”的《搜索》之后,我想说,陈凯歌是一名“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