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 初中 说明文
    走了一会儿,小路旁边的山坡上出现了一棵棵高大挺拔的香榧树。啊,我从没见过这么高大的树。要是你试图抬头望着树梢,头上的帽子准会掉下来。它的枝干毛毛糙糙的,根部似乎是由好几棵树组成的一样,足足要六七个成年人再能合抱得过来。同行的一位校长告诉我,这里的香榧树大都已经有上百岁的树龄了,还有好几棵甚至有上千岁的年纪了呢。
  • 1000字 初二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香榧的又一个故乡——东白湖镇里四村香榧公园,目睹了香榧树林的风姿。香榧是家乡的特产,我吃过无数次的香榧,但一直在城里居住,对香榧生长的有关知识和香榧文化知之甚少。车子开在沿溪而上的乡间公路上,长在两边陡峭的崖壁上的香榧树,像一个个引路人,为我们导航,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车子行在九曲十八弯的路上,看着一棵棵临窗而过的香榧树,似乎闻到了一阵阵榧子的香味,让人确信已经进入了香榧的世界。
  • 250字 三年级 状物
    香榧果食用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香榧除了加工成干果作为美味食品外,还是名贵的中药材。香榧子性味甘平,入药具有杀虫、消积、润燥的功效。现代医学临床证实,香榧对驱除蛲虫效果显著,对治疗痔疮、小儿遗尿症也有一定的裨益。
  • 5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阳春三月,雌榧树舒枝展叶,一串串淡绿色的花蕾晶莹透亮,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榧树妈妈嫩黄的新枝中。此时的雄榧树也舒枝展叶,发芽开花,,那一串串淡黄色的小花在风婆婆的帮助下,悄悄地来到了淡绿色的花蕾中安家。香榧宝宝就在树妈妈的新枝中渐渐地成长了,它们被称为“第三代香榧”。
  • 600字 五年级
    阳春三月,雌榧树舒枝展叶,一串串淡绿色的花蕾晶莹透亮,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榧树妈妈嫩黄的新枝中。此时的雄榧树也舒枝展叶,发芽开花,,那一串串淡黄色的小花在风婆婆的帮助下,悄悄地来到了淡绿色的花蕾中安家。香榧宝宝就在树妈妈的新枝中渐渐地成长了,它们被称为“第三代香榧”。
  • 9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这几天,是我们村香榧采摘的日子。一大早,村民们就挎着竹筐、编织袋,背起长梯,爬上树枝,将一颗颗榧蒲摘下。摘香榧是个很累人的活,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劳动。因为香榧生长在树梢末,因而摘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人就爬到树的顶部或搭起梯子爬到树的口沿,摘起来非常费精力。但人人都很开心,看着家里的香榧越摘越多,累也开心啊!我父亲打算去后山摘香榧,我玩性大发 也决定去山上开开眼界,于是借着帮忙的名头,屁颠屁颠地跟着老爸上山摘香榧去了。昨日才刚下了一场雨,上山的路显得特别的滑。走在沟沟坎坎的山路上,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让人有些气馁,脸上早已失去了笑意,心里嘀咕着:早知道就不来受这苦了。可我还是硬着头皮跟在父亲的身后,来到了长在半山腰的那棵香榧树旁。榧树很大,抬头仰望,满树翠绿满树果实,那一颗颗的香榧果长得饱满诱人,果子的表面似乎还有着雨后的痕迹,显得那么的晶莹剔透,还散发出一股股醉人的清香。我真看得出神,突然听见父亲一声: “快把篮子递上来……别愣着。”把我从神往中拉回来。我忙不迭地递篮子、送钩子、捡香榧、倒香榧······忙的是不亦乐乎。
  • 400字 五年级 叙事
    我看到一些熟透的香榧偶尔从树上掉下来,希望人们能造出一把撑开的大伞,倒放在香榧树下,只要一按电钮,那把撑开的伞就会发出一种高科技的光,成熟的香榧就会不约而同地从树上全部掉下来,然后人们再把掉到伞里的香榧放到竹篮中。
  • 450字 五年级
    春天来临了,飘飘洒洒的雨丝悄然飘落下来,一颗颗粗壮的香榧树贪婪地吮吸着营养丰富的甘露。它们舒展地张开手臂伸着懒腰。一颗棵香榧树,说它们似松针,但没有松针那般坚硬扎人;形似松柏,却比松柏更加粗壮挺拔。它们每天开心地欢笑着,仿佛天天都有喜事!成熟的香榧两头如针刺一般,尖尖的,比一片片树叶还小呢!其中一头的尖上生着一个小圆点,好像眼睛正在炯炯有神地望着你!硬硬的香榧散布在香榧树的树枝上,真像一群淘气的孩子!
  • 800字 五年级 叙事
    记得有人说过:有树的地方必定是人性灵动的地方。东白湖镇里四村的山上山下,田头路傍,房前屋后都是形如扇状如山的祖辈留下来的香榧树。这对东白湖镇来说,里四村不只是人性灵动的地方,更是一个相对富裕的村庄,每到香榧丰收的季节,村里村外漾溢着果实的清香。里四村是新村名,由原来山凹里的坑口、八石畈和山凹外的王坑、袁陈四村合并而成。
  • 400字 四年级 状物
    到了九月份,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香榧香榧虽然好吃,但要采摘香榧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因为树太高了,所以必须用一种叫“蜈蚣梯”的梯子才能爬到树上。爬到树上,就觉得自己好像在天上一样,一伸手就能摸到柔软的白云。香榧很奇怪,果子要三年才能成熟,所以树上总是有“爷爷、儿子、孙子”三代。农民伯伯先把“爷爷”摘了,第二年把“儿子”摘了,最后才把“孙子”给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