馍馍作文段落(10篇)
  • 900字 叙事
    学校里的娃娃背一样的书包,吃一样的馍馍,还唱一样的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校里的老师扎不一样的花儿,弹不一样的曲子,还教不一样的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校里的池塘边站着口渴的麻雀,坐着摇尾巴的哈巴狗,还躺着白肚皮的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还有呢?八瓣儿梅簇拥着小白杨,玉米棒子依偎着向日葵,牵牛花儿拥抱着蒲公英,馒头花亲吻着馍馍花——馒头花脸红了,馍馍花脖子红了。
  • 8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我想了很久,终于是恍然大悟,老黄没有放弃做黄馍馍是因为他对黄馍馍产生了不舍的心情,毕竟他做黄馍馍已经很久了,早就成为了一种习惯。他不会在乎这件事情有多累,有多普通,做出每一个让人满意的黄馍馍,看到顾客的笑脸就会让他觉得他做的黄馍馍就是最好的,这件事情是他毕生做过最骄傲的事情,他以此为荣,这个理由就已经足够了。
  • 400字 初一 日记
    我骑上自行车就去了馍馍房,到了那竟然没了,当我想骑着自行车就回家,公路边上有一人卖馍馍,我一摸兜里没钱,因为我们吃馍馍房的馍馍是拿了馍馍之后,到年底一起算,所以现在我拿摸摸就没拿钱,我没钱不只那个卖馍馍的会让我先回家拿钱,他先在这儿等着,在给我称上5斤等我来拿吗?
  • 450字
    怎么样做馍馍呢?第一步:我们要准备好材料,有艾草、糯米粉、菜刀、菜板、锅、锅铲、油、水和容器等。第二步:我们将艾草清洗干净,用刀切碎,放在一旁备用;第三步:在容器里面倒入一些糯米粉、水和切好的艾草,用手把它们搅拌好后搓成一个球,再把面团球压成饼状,放在一旁备用;第四步:锅中倒入菜籽油,锅内油冒烟时就放入准备好的馍馍进行煎炸了,馍馍煎炸过程中必须两面不停的翻动,如果受热不均的话,馍馍就不好吃。如果想吃软一点的就煎炸时间短点,想吃硬的就稍稍加长一点时间,但时间太长馍馍就会变糊的也不好吃。所以火候是很重要的。这样一道美味的清明馍馍就做好了。
  • 250字 小学 日记
    2011年10月11日星期二多云今天早上,我看见我们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拿着烧烤馍馍吃,馋得我直流口水,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对我说:“烧烤馍馍小孩不能多吃,会吃坏胃的,还是买个馒头吃吧!”随后就给了我钱,我高兴的去写作业,心想:“我就要买个烧烤馍馍吃。”很快写完作业,就背着爸爸买了个烧烤馍馍,待到教室就迫不及待的打开食品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很快就吃完了,可嘴里又辣又渴,胃里好难受……心想:“这就是我不听话的结果”从此之后我不再吃烧烤馍馍了,希望很多爱吃烧烤馍馍的同学,尽量少吃,更多的爱护自己的身体吧!
  • 400字 四年级
    捣好的清明粿软软的,韧韧的,透着淡淡的一层绿色,一股绵菜的香气飘荡在空气中。把清明粿扯下一小团,握在左手心,伸出右手食指和拇指,把这团清明粿慢慢地捏成一个薄薄的高脚杯,加入炒好的各种美味馅心,把口慢慢地收拢捏紧,就做成了圆滚滚的包子样的清明馍馍。不过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状的馍馍哟。清明馍馍一个个像士兵列队一样排入蒸锅,架上柴火,蒸上十几分钟,等到蒸笼上热气袅袅,馍香四溢的时候,热气腾腾的清明馍馍便可出锅了。
  • 250字
    星期三的早上,和昨天一样下着倾盆大雨,我们突然想到前天在绵竹摘了很多玉米还没有吃,于是就想到了做玉米馍馍。首先把玉米叶子剥开,用小刀把玉米粒切下来,放在盘子里面备用,接着把准备好的玉米粒倒进破壁机里,加些水打成玉米浆,把打好的玉米浆倒出来,加入汤圆粉,再加点糖水,用筷子搅拌均匀,这样材料就准备好了。妈妈把锅放在火上加热,接着倒了些菜油,然后把准备好的材料用大勺子放进油锅里,当玉米馍馍煎成两面金黄色的时候就熟了,这样香喷喷的玉米馍馍就做好了。等它温度降低了,我们把做好的玉米馍馍盛进盘子里,拿起一个咬下一口,又软又糯,真是太美味了!
  • 250字 小学
    吃了中午饭,我们就开始做馍馍了。首先,我们准备了糯米粉、艾草、冰糖、红糖和水。第一步,把艾草尖洗干净,然后用刀切细;第二步,把糯米粉和艾草混在一起,然后,加糖、加水,面要和得不干不稀;第三步,热锅倒油,然后把一小团面放入油锅,用铲子轻轻压扁,煎一会儿,翻个面,再煎一会,等到两面都变成金黄色的时候,清明馍馍就做好了。我们开开心心的吃了起来,甜甜的,清香清香的!
  • 1200字以上 叙事
    学校里的娃娃背一样的书包,吃一样的馍馍,还唱一样的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校里的老师扎不一样的花儿,弹不一样的曲子,还教不一样的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校里的池塘边站着口渴的麻雀,坐着摇尾巴的哈巴狗,还躺着白肚皮的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还有呢?八瓣儿梅簇拥着小白杨,玉米棒子依偎着向日葵,牵牛花儿拥抱着蒲公英,馒头花亲吻着馍馍花——馒头花脸红了,馍馍花脖子红了。
  • 650字 五年级
    又一次回老家过大年,一路上憧憬着乡村的年味与气息,经过长时间的车程,终于到了老家,随着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年也越来越近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忙了起来,空气中都弥漫着过年的香气。奶奶在厨房做着各色各样的花馍,我刚要去摸,奶奶立刻阻止了我,我十分奇怪,奶奶说这是要用来供俸的,根据供俸的神的不同,花馍馍也做得各有特色,比如门神上供的是花馍馍,放在门楼上,当春天打第一声响雷的时候,才可以拿下来吃。听奶奶说,爸爸小时候就特别期待打第一声响雷,再把花馍馍拿到火里烤烤,特别美味可口!还有院子中间的神,要供猪形状的花馍馍,而供俸土地公的是兔子形状的花馍馍,此风俗体现了大山深处人们对自然馈赠的敬意。还有很多代表天时地利的各路神仙,都是我没听说的,奶奶说得津津有味,从奶奶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心底里的那份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