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在2001年时,一位挖大粪的人想开一个图书馆,他想让更多的人来读书,他找了好多明星写牌子都被拒绝了。甚至有的明星还侮辱他。后来,他的一个朋友告诉他“你去找季羡林吧,他很平易近人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找了季羡林。可谁知,季羡林爽快的答应了,还给图书馆捐了钱、书。
-
3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季羡林还把吐火罗文的书翻译了出来。世界上懂这语言的人不超过30个人。季羡林先生也是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才学会的。但是已经有十几年没有接触过这种语言了。可季羡林先生却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并且最后翻译出了吐火罗文。而这时的季羡林先生已经年近70了。
-
600字 观后感季羡林小时候家境贫穷,幼时曾随马景恭识字。六岁的时候,就去投奔了济南的叔父,入私塾念书。在十八岁的时候,他考入了省立济南高中,拜董秋芳为国学老师,季羡林毅然的感叹到:“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由此可见,董秋芳在季羡林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性。
-
4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季羡林爷爷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写作 、创作和研究古代文字。到他七十岁的时候,季羡林爷爷开始研究他发现的古书上的文字“吐火罗文 ”。老师说了全世界有60多亿人,是全世界,不是全国,懂“吐火罗文 ”的人还不到三十个。再说季羡林老爷爷去英国留学学吐火罗文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竟然还可以翻译出来。虽然翻译了十年时间,不过还是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季羡林爷爷是多么的敬业呀!要是我,肯定不会用那么长的时间研究一些不懂的文字呢。(有那闲工夫,我肯定会去玩,嘿嘿)
-
450字 五年级 应用文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季羡林六岁就离开他的亲生母亲,到了城里去住。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就去世了。季羡林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后来,他到了德国的一座叫哥廷根的小城。不知为什么,他心里既对祖国母亲无限思念。在欧洲的二十一年里,这两个母亲的身份虽然不同,但是季羡林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却是永远不变的。
-
500字 五年级 叙事季羡林终于看清了,是的,那是母亲的脸,真的是母亲!季羡林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死死地扯住母亲的衣角,唤道:“母亲,真的是您吗?我好想您,这么久都没看到您,您还好吗?”母亲的脸上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皱纹深深地嵌入母亲的额上,沧桑的双眸里充满了慈祥。
-
5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季羡林六岁就离开他的亲生母亲,到了城里去住。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就去世了。季羡林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后来,他到了德国的一座叫哥廷根的小城。不知为什么,他心里既对祖国母亲无限思念。在欧洲的二十一年里,这两个母亲的身份虽然不同,但是季羡林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却是永远不变的。
-
1200字 高二 叙事季羡林还把吐火罗文的书翻译了出来。世界上懂这语言的人不超过30个人。季羡林先生也是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才学会的。但是已经有十几年没有接触过这种语言了。可季羡林先生却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并且最后翻译出了吐火罗文。而这时的季羡林先生已经年近70了。季羡林先生当时在德国留学时正好碰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上空飞机的隆隆声,而季羡林先生却仍旧给学生上课。而当时食物紧缺。季羡林先生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肚子咕咕叫着,却还是教给学生知识。
-
4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季羡林爷爷的《怀念母亲》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季羡林爷爷在外国留学时对生母和祖国母亲深深的想念。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文中季羡林爷爷的日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文中是这样写的。”我想到了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种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心头。“读到这,我的内心有点波澜起伏,眼前不禁浮现出小时候。 六岁时,妈妈到外地打工,我每天都哭着闹着要和妈妈打电话说:”我就是要听妈妈讲故事。”“我要听妈妈唱歌。”之类的话。 现在想想,自己和季羡林爷爷比起来,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跟本不值得哭闹。读完这篇文章,我掩卷沉思:季羡林爷爷在离开两位母亲后还能继续坚持在国外留学。而如今还在两位母亲怀抱中的我们,如果有一天离她们远去,也会像季羡林爷爷一样继续怀着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想念着她们吗?
-
1200字以上 读后感【摘要】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学家,他的散文用朴素的语言向读者传达出一种淡雅之美,同时,在散文的字里行间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的生活智慧和哲理。读季羡林的散文,在给我们带来一种舒适感的同时,也会受到文中人生哲理的启迪,学习作者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超脱世俗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