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字 演讲稿文件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积极捐资助教,热心教育事业,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不断推进我省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谢克昌校长捐资助教先进个人称号
-
400字 三年级 演讲稿淮安市沭阳商会陈红光会长致辞,表达了对教育发展关切之情和捐资助学的热切愿望。学校领导高树军在致辞中对企业家捐资助学的善行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同时表示学校将以更高质量的发展回报社会各界的关注。随后,淮安市沭阳商会、承建单位和学校签署了三方合同。陈红光会长代表商会向沭中捐赠10万元捐资助学款。活动仪式由副校长王树军主持。
-
250字 三年级 叙事过了一会儿,在同学们的期盼下,姚邵洪总经理等人终于来到会场。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走上主席台上发表演讲,随后,县政府的领导们也依次发表演讲。 在演讲结束后,在同学的羡慕中,受捐助的36位同学走上主席台,接受捐资。我望着他们,心里十分羡慕,在心中暗暗给自己鼓劲,要好好学习,争取下次能得到捐助。 随后在同学的欢送声中,姚邵洪等人缓缓离开会场。捐资助学活动到此结束!
-
4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并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截至2008年7月18日,外交部及中国各驻外使领馆、团共收到外国政府、团体和个人等捐资17.11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国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捐资7.70亿元人民币;外国驻华外交机构和人员捐资199.25万元人民币;外国民间团体、企业、各界人士以及华侨华人、海外留学生和中资机构等捐资9.39亿元人民币。
-
700字 演讲稿值“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来自)由区民政局牵头,组织东南片5个乡镇领导在我镇举行向孤弃儿童捐资助学活动,这是上级组织对我镇乃至全区孤弃儿童莫大的关怀和爱护。优越社会制度倾向孤弃儿童,上级领导关注孤弃儿童,各级民政关心帮助孤弃儿,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对此,我代表大兴5万多名干群向关心支持举办这次募捐活动的区委、区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孤弃儿童奔走呼号的区民政局领导和前来参加捐资活动的5个乡镇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
250字 六年级 抒情散文丛飞,在现代中国,比你有钱的人太多。在富豪面前,你犹显没落。在捐资排名榜上,你名列几何?但在爱的花园里,你是最绚丽的一朵!为什么?成千上万的童叟妇孺,为失去你而泪如雨泼。因为百余少年你呵护,因为你力保他们不失学。因为你倾心倾情倾所有,因为你竭力奉献爱若河。虽你捐的钱有限,但你倾的情最多。哪怕自己缺金钱,力资贫少不失学。哪怕自己即断炊,力保贫少不挨饿。哪怕自己成灰烬,还要捐出眼角膜!我懂了:捐资不在多与少,倾心倾情是准则。你的伟大在于此,你的光芒由此烁。你的无私惊天地,你的事迹感中国。你既走上天堂路,祝君一路无坎坷。
-
1000字 高三我偶尔会从电视里、报刊中看到一种场面,就是所谓的捐赠仪式上,某些领导或者捐资者当着成百上千的人将捐助款要亲自交到被捐助的贫困学生、贫困母亲、残障人士、受灾群众、付不起医药费的患者的手里,整个过程中有领导的握手、有锣鼓喧天、有铿锵有力的音乐,这还不算,还要让接受捐助者讲几句感谢,甚至是感恩的话语,一旁的各路记者再让闪光灯爆闪,这才算完。在这些仪式的整个过程中,我看到捐资者的满足和满意,他们通过这个场面的大小、媒体数量的多少、领导规格的高低判断着人们的重视程度,领导也通过捐资金额的多少和受众的多少,以及意义是否普遍和深远来断定仪式的成功与否,总之各有各的判断角度,又以此角度断定值与不值。
-
900字 六年级 散文王汉杰旅居印尼,但她时时刻刻想念着祖国,牵挂着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她思念。叶落归根,当她返乡定居,看到家乡教学条件有些落后,于是关心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关心家乡教育进步的她,萌生了捐资助学的想法。为了让家乡教学条件有所改变,为了让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为了让祖国多添栋梁之材,她在1991年捐资23万元,为我校兴建了12班教学楼一栋年6月,她又捐资10万元,为我县成人中专学校兴建一栋教学楼。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
-
550字 六年级我看到老人拿着几张红色的人民币,带着满脸的自豪,朝广场捐资的地方走去。我奇怪:难道老人发养老金了?不对呀,家里那么穷,发了养老金应该往家里走才是呀,为什么要往捐资的地方走?难道他要捐资?不可能啊,家里那么穷,生活都没有保障,他还有工夫关心山区儿童?我悄悄跟在了老人的后面。
-
600字 演讲稿“一路两桥”的建设,是破除交通瓶颈、提升区位优势、使我乡真正融入XX半小时经济圈的关键之举,是XX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必将为XX新一轮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乡党委、政府已将杨林公路砂改油、杨大公路桥梁改造列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乡第十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已通过《关于全民捐资改造杨林公路及杨大公路桥梁的决议》。全民捐资修建“一路两桥”已成为全乡上下的共识和全乡人民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