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作文段落(10篇)
  • 700字 高一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水时代进步自我蜕变,以适应动态环境的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使得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同以往有所不同,这对新时代艺术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时代召唤和艺术虔诚心处,时下当代水艺术家力图从新体验水材料,在创作中极力寻求水艺术的表达语言,建立当代水理论体系寻求,中国在水性艺术发展之路,在创新拓展当代水艺术没有摒弃的是贯穿其中的写意精神,这种写意精神不但表现了客观事物的内在精神内在美和形态特征,还表现出画家借助比语言表达独到的审美精神,以写入话,以意为度,强化水艺术时代意象精神指向。
  • 1000字 高中 叙事
    中国是写意的中国,那画中的留白、那古琴音符中的空间,还有古诗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传统,它并不以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以实现个体精神的超越和群体精神的和谐为终极关怀。这“写意”的艺术思维根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它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化为不灭的心理基因。因此,季羡林先生把中国的文化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
  • 1200字 叙事
    中国是写意的中国,那画中的留白、那古琴音符中的空间,还有古诗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传统,它并不以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以实现个体精神的超越和群体精神的和谐为终极关怀。这“写意”的艺术思维根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它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化为不灭的心理基因,因此,季羡林先生把中国的文化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
  • 1200字以上 叙事
    《装点我的居室》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古今“家”的装饰、布置,激发学生自己动手,装点自己的居室,以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审美表现能力。本活动是第二单元的一个课题,即《写意花鸟画小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我准备用一堂课的时间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小品的人文特点和技巧特点,感受写意花鸟画小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写意花鸟画小品。在教学方法上产生以下反思:
  • 1200字以上 叙事
    中国是写意的中国,那画中的留白、那古琴音符中的空间,还有古诗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传统,它并不以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以实现个体精神的超越和群体精神的和谐为终极关怀。这“写意”的艺术思维根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它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化为不灭的心理基因,因此,季羡林先生把中国的文化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
  • 300字 六年级 叙事
    我知道国画的资料:国画按类别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2大类别,最早的国画是战国时期的帛画,到唐宋时期工笔画达到了顶峰,明朝时主要以写意画发展为主导,由于写意画更能表现出中国画在笔先和体现书写意趣,更为现代人所青睐。国画按种类可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还有国画的线条美、构图美、章法美、书写美,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形式美、艺术美。这是中国画的一部分资料。
  • 1200字以上 二年级 叙事
    中国画中表现动物的题材基本上分为走兽、翎毛、鳞甲和草虫等几大类。在长期的发展中,它们都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法程式。由于表现形式的差异,写意动物和工笔动物画法在形体结构和个体细节的表现上各不相同。动物工笔画要求结构准确,形象生动,刻画深入,而动物写意画法无法也没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它只要求在造型上表“意”,在形式上写“情”。
  • 450字 五年级 散文
    先是国画班,国画班还分两种:1.工笔画班,要勾勒后再画涂。2.写意画班,可以直接渲染。小马想了想,选择了写意画班。写意画可不那么好画,小马怎么也画不好,小猫画好了,他跑到老师面前,把画给老师看,还礼貌地问老师:“老师,我画得好吗?”老师连连叫好。这时,小马也画好了,老师当场晕倒——他画的是长城,说是长城,只不过是一片绿一条路罢了!
  • 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西方强调摹仿的艺术理论,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他们认为戏剧就是要创造生活幻觉,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近的。中国古代强调神似的艺术理论则造成了中国戏曲的写意观念。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进行的提炼、加工、夸张、变态和美化,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比如在空间的处理上,中国戏曲不像西方戏剧那样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这是我国戏曲的独特创造。
  • 400字 诗歌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1]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