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作文段落(10篇)
  • 600字 五年级 散文
    “君子长生馆”是莲池中的一大特色,而“莲池书院”更因有一大批人才而名声大震。但我却对“碑刻长廊”情有独钟。碑刻长廊长33米,嵌三段82方碑刻。这里有一段艺林翰墨佳话。清嘉庆十八年,直隶总督署珍藏的诸遂良的《千字文》,颜真卿的《千福碑》,怀素的《自叙帖》,米芾的《虹县诗》,为莲池的碑刻的发端。迄今,游人仍可欣赏这些格调高逸、技法超绝的书法瑰宝的永恒之美。
  • 700字 五年级
    “君子长生馆”是莲池中的一大特色,而“莲池书院”更因有一大批人才而名声大震。但我却对“碑刻长廊”情有独钟。碑刻长廊长33米,嵌三段82方碑刻。这里有一段艺林翰墨佳话。清嘉庆十八年,直隶总督署珍藏的诸遂良的《千字文》,颜真卿的《千福碑》,怀素的《自叙帖》,米芾的《虹县诗》,为莲池的碑刻的发端。迄今,游人仍可欣赏这些格调高逸、技法超绝的书法瑰宝的永恒之美。
  • 450字 三年级 写景
    山角下就是海州著名的碧霞古寺,只见古刹的建筑群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寺内钟声长鸣,佛香袅绕。绕过山角,山腰上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白璧山”映现在眼前,才知道原来白虎山古称“白璧山”,后人因其形似一只白色的老虎,才改成现在的名字。继续往前走有一个小山洞,洞口写着“小石棚”三个字,里面有很多碑刻,都是清朝的海州知府师亮采的书法作品。走到快到山顶的时候,有连续三块碑刻展现在我们眼前,依次排开,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宋大臣张叔夜的登高碑。张叔夜是北宋的著名将领,曾当过古海州的知州,还在海州镇压过梁山宋江带领的起义军,据说白虎山麓的好汉埜就是梁山好汉们被杀害的地方。
  • 800字 初一 记叙文
    右为文昌祠,中为观音阁,左为读书松桂林,墙壁上嵌有清阳山令萧炳埅韩愈真迹:“鸢飞鱼跃”等碑刻,并存放着宋文天祥手书:“忠孝廉节”。清阳山令符翕手书《谒韩文公祠》和清简朝亮《登贤令山诗》等碑刻,这些碑刻,书法精妙,件件珠玑,令人叹为观止。四楹为大雄宝殿,内列三宝佛象及十八罗汉,雕工细腻,各具其姿,神态逼真,可惜后人折宝殿建礼堂,佛象罗汉被埋。
  • 900字 初二 记叙文
    北山古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之后历代屡经增修。寺原为四楹大院,首楹右为郑仙翁祠,左为韩大仙祠,中为大门,横眉上刻“北山古寺”四字,一双石狮雄居山门左右。门内设放生池,清撤的九曲水,从寺后“古洞韵泉”处徐徐而注;池上筑金水桥,过桥即为二楹的元帝殿,殿右为三元祠,左为七贤祠,祠内墙嵌有宋书法家米蒂草书:“且看山斋”等唐宋明清的八件碑刻,笔意精劲,世所罕见。三楹右为文昌祠,中为观音阁,左为读书松桂林,墙壁上嵌有清阳山令萧炳埅韩愈真迹:“鸢飞鱼跃”等碑刻,并存放着宋文天祥手书:“忠孝廉节”。清阳山令符翕手书《谒韩文公祠》和清简朝亮《登贤令山诗》等碑刻,这些碑刻,书法精妙,件件珠玑,令人叹为观止。四楹为大雄宝殿,内列三宝佛象及十八罗汉,雕工细腻,各具其姿,神态逼真,可惜后人折宝殿建礼堂,佛象罗汉被埋。
  • 9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橡木园。橡木园正面由饶宗颐先生录写的王大宝《韩木赞》巨幅幕墙格外抢眼,旁边竖着一块大石,上刻“韩祠橡木”四个大字,也是饶宗颐先生的手迹。30棵橡树,分布在巨幅幕墙后方的坡地上。新春到来,树干吐露出一撮撮娇嫩的新绿,仿佛是在历史文化胜地的怀抱中,尽情地舒展着筋骨,翘首以待一段崭新的生命历程。接着,我们来到了韩文公祠主祠,韩文公祠是一座肃穆端庄的祠宇,正殿中央塑韩愈雕像,两旁塑侍从。祠内石柱镌刻对联、四壁环生历代碑刻40面,记载着韩祠的历史和韩愈治潮业绩以及颂扬韩祠的诗文。正殿左侧有碑刻“功不在禹下”,这句话出自韩愈的文章,在古代神权、皇权的双重压抑下,他认为治人的思想比治水还艰难,用此称赞孟子传播儒家思想的功绩不比大禹治水低,后人反过来引用他的话来赞颂他。
  • 1000字 五年级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橡木园。橡木园正面由饶宗颐先生录写的王大宝《韩木赞》巨幅幕墙格外抢眼,旁边竖着一块大石,上刻“韩祠橡木”四个大字,也是饶宗颐先生的手迹。30棵橡树,分布在巨幅幕墙后方的坡地上。新春到来,树干吐露出一撮撮娇嫩的新绿,仿佛是在历史文化胜地的怀抱中,尽情地舒展着筋骨,翘首以待一段崭新的生命历程。接着,我们来到了韩文公祠主祠,韩文公祠是一座肃穆端庄的祠宇,正殿中央塑韩愈雕像,两旁塑侍从。祠内石柱镌刻对联、四壁环生历代碑刻40面,记载着韩祠的历史和韩愈治潮业绩以及颂扬韩祠的诗文。正殿左侧有碑刻“功不在禹下”,这句话出自韩愈的文章,在古代神权、皇权的双重压抑下,他认为治人的思想比治水还艰难,用此称赞孟子传播儒家思想的功绩不比大禹治水低,后人反过来引用他的话来赞颂他。
  • 700字 五年级
    我对书法的喜欢缘于我们家有个小秘密,我的曾(高)祖父是书法家,被誉为“浙南四支笔”。他们的字现在玉海楼、博物馆里都有保存,是我们的骄傲,每次我走进这里看到曾(高)祖父的书法,心里都莫名的感动和想念。爷爷说,以前高祖父跟随前辈蔡怡终学习,与孙怡泽等人互相切磋技艺,擅长魏书,造诣颇高,字体遒劲雄伟,平时临碑甚多,现存的碑刻仙岩寺碑刻就出于高祖父的手笔,书法现在成了家人思念曾(高)祖父的精神寄托。小时候,我似懂非懂地跟着爷爷学写字,觉得书法很好玩,后来跟着林老师学习,从最初的铅笔字到现在的毛笔字,从楷书到行书,让我懂得了练书法需要坚持,用心体会,才会熟能生巧,才能体会字的美丽。王羲之的字是“天下第一行书”,我看他的字潇潇洒洒很羡慕,但当我自己真正练习起来的时候很难,老师让我们连贯起来写,快慢掌握好,字的结构,有时候龙飞凤舞,有时候端正形象,练书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持之以恒,我要为我们的书法世家代代相传继续努力,为我的曾祖父添彩!平时我会跟爷爷、爸爸书法比赛,互相讨论,一起学习,享受不一样的天伦之乐……
  • 600字 初一 记叙文
    至元代,吏隐亭逐渐败落倾圯,仅存基座和石刻亭名。今石刻字迹已风蚀湮没不可辨,但崖面刻字仍清晰可见。上世纪90年代连州中学开发研究燕喜文化,于1998年秋循址重修了吏隐亭,新立碑刻《吏隐亭述》及刘公诗文,另碑刻了《重修吏隐亭记》。
  • 750字 六年级
    我们随着山坡上的台阶走上去,看到了一个纪念碑,纪念碑的最上方刻着“狼山阻击战烈士纪念碑”十个醒目的大字,下面就刻满了狼山阻击战中牺牲战士的名字。我们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敬仰的心鞠了三个躬。接着我们又去了左首的碑林,这里有古代大才子魏征明的真迹碑刻,另外还有岳飞的《满江红》碑刻。历史悠久,无价之宝,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碑刻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