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字以上 叙事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 对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叶圣陶先生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
650字 小学 叙事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将作文打好草稿后,我要求他们先认真阅读三遍,边读边想边修改,然后与同学交流阅读再修改。这样虽然速度慢,但经过相互间的商讨、争辩,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修改作文的妙处和乐趣。这种方法既给学生提供了相互间思想交流的机会,又有利于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
800字 叙事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先要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作文的修改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从一定程度上讲,作文的修改和点拨要比知识讲解重要得多。知识是死的,应用是活的,如何将写作知识巧妙应用,其中有很多细小末节的小技巧,必须在不同的文章中,不同的事件中,不同的情况下具体针对性地讲解,只有结合具体的文章,才能通俗易懂地讲解写作的基本常识。
-
1000字 四年级检查修改是写文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古今中外,大凡好文章好作品,无一不是作者反复琢磨几经修改的结晶。曹雪芹“忍受饥寒,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出文学巨著《红楼梦》;当代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谈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下笔向来是很慢的;写了一节要重复诵读三四遍,多到十几遍,其实也不过增减几个字或者一两句而已……”; 著名作家梁斌总结自己修改作品的经验,用盖房子作了形象的比喻;’头稿安梁立柱,二稿砌墙,三稿安门窗,四稿挂粗泥,五稿挂细泥,然后粉刷油漆,修改一次提高一次……”
-
800字 一年级 叙事6、增添。增添一些必要的字、词语、句子甚至一些段落,使文章变得更加通畅、明白、充实、生动活泼。同时要做到反复地推敲,对语句不衔接和不通顺以及意思含糊不清的地方,适当地用增添的办法去进行修改,同时要注意保文章的愿意,不要进行过大的增添与修改。
-
1200字以上学生写,教师修改,职责所在。然而教师如何用力,就大有讲究了。对小学生的作文修改,有人主张仔细批改,有人主张小修小改,也有人提倡批而少改或评而不改,等等。上述观点,在一定背景下,均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教师决定使用其力量的出发点和所期望的结果。如果从修改的教育培养性与效用性出发,笔者认为,有两条准则是需要遵循的。
-
2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我自己先稍微修改了一下。接着,我就拿着我的作文,让妈妈帮我修改一下。我就对妈妈说:“妈妈,你帮我修改一下作文,你看一下,哪些地方要修改呢?”妈妈接过我的作文本,仔细地看了一下。等妈妈看完后,就给我了一些建议:“我觉得你这部分内容有点太夸张了,虽然我们是有夸张这种修辞方法,但是,我们毕竟写的是记叙文,也不能太言过其实了,还是要真实一点。还有,这个地方有些词语不太恰当,还得做进一步的修改……”
-
1200字以上学生写,教师修改,职责所在。然而教师如何用力,就大有讲究了。对小学生的作文修改,有人主张仔细批改,有人主张小修小改,也有人提倡批而少改或评而不改,等等。上述观点,在一定背景下,均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教师决定使用其力量的出发点和所期望的结果。如果从修改的教育培养性与效用性出发,笔者认为,有两条准则是需要遵循的。
-
1200字以上 初中 叙事作文的语言通顺不通顺,有没有病句,是作文合格不合格的重要标准。语言不通顺、病句较多,不仅使别人感到你的作文语言不合格,而且也要影响别人读懂你作文的立意、内容,损失将是成倍的。作文的语言有没有文采,有没有佳句,又是作文优秀不优秀的重要标准。假如你的作文很有文采、里面又有一些叫人称道的好句子,即使内容差一些,也会得高分的。所以修改作文时,一定要注意修改语言。
-
1200字以上 叙事学习语文的根本是要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要学习表达,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可习作向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块难点,一块难啃的骨头,尤其是每一次的作文批改,更是让老师头疼。每个单元有单元作文,为了练笔每个星期还有周记,有时候还有课后的小练笔。老师忙于批改成山的作文,花了大量时间在作文批改上,可却没有多大的效果,把批改完后的作文一发下去,很少有学生细致地阅读老师的评语、修改指出的问题,相反,很多学生看也不看,或是看看等级就完之大吉,对老师付出的那么多心血熟视无睹,批阅作文的成效时倍功半,学生并没有在老师批改的指导下得以提高习作水平。既减轻负担,又提高效果,成为了我们教学追求的目标,那有什么有效的策略与方法,这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第二学段(3-4年级)就开始提出学习修改习作的目标要求。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尝试着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意识,指导修改习作,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能力,以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