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字 初一 写景盐官镇,观潮最佳胜地有三处。一是在盐官附近可看银涛滚滚整齐而来的“一线潮”;二是在盐官以东的八堡大缺口可看东、南两股潮头相撞,掀起万座冰山、千里雪峰的“碰头潮”;三是在盐官以西的老盐仓可看潮头猛冲丁字坝后,浪涛壁立,冲向天际的“返头潮”。因为潮水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逆行,因此如果一潮三看,必须乘观潮专车与潮头赛跑。可先在八堡看“碰头潮”,再到盐官饱览“一线潮”风光,最后到老盐仓欣赏“返头潮”。
-
550字 四年级 状物今年农历八月十六,爸爸江阴的几个朋友要去海宁观潮,让爸爸作向导。爸爸说:“那么我们全家也去观潮吧!”我高兴地跳了起来,说:“我终于可以看到钱江潮了。”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海宁的盐官镇。我们在盐官泄洪闸观景台的五楼买了位子,这里是最佳观测点,登高望远,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钱江潮的全貌。中午11点45分,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我喊道:“来了!来了!钱江潮来了!”人群也跟着沸腾起来。渐渐地,白线越来越近,越来越粗,在白线的尾部拖着一个大大的“s”形,那就是“s”形潮吧。钱江潮像千军万马齐头并进,整齐而快速,声音由远而近,由闷雷声变成火车声,最后变成倾盆大雨的声音。不一会儿,潮水来到了盐官泄洪闸处,潮头的形状由“一”字型变成了“S”形,一部分潮水涌进了泄洪闸,碰到了泄洪墙后又被反弹回来,这部分潮水想去追赶“大部队”,但是“大部队”已经走远,它们追不上了,只能永远留在泄洪闸内了。钱江潮经过盐官泄洪闸后又排着整齐的“一”字型队伍继续前进……
-
800字 六年级 日记这天,我坐在汽车里回家就在这时老爸说;‘‘下午我们和姑姑他们一家一起去盐官玩吧!’’我一听要去盐官玩,一口就说;‘‘好啊。’’,说完这句话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回来以后急忙准备好要拿去的东西,准备好后,我们就和姑姑他们一家一起出发了。在车上我心里想着盐官有什么好吃的,我一定要尝一尝,有什么好玩的,一定要玩一玩。 过了好久,终于到了盐官的风情街。我迫不及待的下了车,走进了风情街。走进风情街必须进宜德门,一进入宜德门,我就看见了几个穿着古装的人旁边还有好多人在跟他拍照,在往里走就看见一个广场,旁边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民间农俗婚礼,和具体的表演时间。我一看离表演的时间还有很常的一段的时间,所以对爸爸说;‘‘我们还是先逛风情街,然后在回来看吧。’’再往里走我们看到了好多商店我左看看右看看发现这里的房子全是古代式的很有古代的风气,用手机不停的拍照。风情街两旁开满了商店和庙,有五土庙城隍庙,有皮影戏,有卖芡实糕的,有卖扇子和梳子的,有卖玉器瓷器字画古玩的,有卖海宁特产的,有卖麦芽糖龙须糖的,有卖红烧肉臭豆腐的,有景色优美的陈阁老宅……
-
900字 五年级从盐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将到达下一个观潮点---老盐仓。老盐仓的地理环境不同于盐官。盐官河道顺直,涌潮毫无阻挡向西挺进,而老盐仓的河道上,出于围垦和保护海塘的需要,建有一条长达660米拦河丁坝,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将被反射折回,在那里它猛烈撞击对面的堤坝,然后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到西进的急流上,形成一批“雪山”,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盛如狮吼,惊天动地,这就是回头潮。
-
900字 五年级从盐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将到达下一个观潮点---老盐仓。老盐仓的地理环境不同于盐官。盐官河道顺直,涌潮毫无阻挡向西挺进,而老盐仓的河道上,出于围垦和保护海塘的需要,建有一条长达660米拦河丁坝,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将被反射折回,在那里它猛烈撞击对面的堤坝,然后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到西进的急流上,形成一批“雪山”,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盛如狮吼,惊天动地,这就是回头潮。
-
650字每年的八月十八,都有许多人去观潮,他们当然知道钱塘江大潮的威力,每年都有人死亡,但他们好像禁不起诱惑,每年都坚持去观潮,所谓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期间,秋阳朗照,金风宜人,钱塘江口的海塘上,游客群集,兴致盎然,争睹奇景。观赏钱塘秋潮,有三个最佳位置。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为第一佳点。这里的潮势最盛,且以齐列一线为特色,故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誉。潮头初临时,天边闪现出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练,伴之以隆隆的声响,酷似天边闷雷滚动。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宛若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万头攒动,振翅飞来。十分确切地描绘了潮来潮往的壮观景象。在第二个观潮佳点――盐官镇东8公里的八堡。在第三个观潮佳点――盐官镇西12公里的老盐仓。
-
450字 六年级两条大潮慢慢交叉……交叉了!潮水有四米多高,犹如万马奔腾。那种景色奇妙极了!过了不久,又一次大交叉!比前一次更明显了!那水有五米多高,比较宽,看得清清楚楚。交叉潮以每秒五六米的速度,飞速向大缺口逼近。潮水到了大缺口可挡,向钱塘江奔去。潮水快到盐官,变成S形,慢慢地、渐渐地变成一条线,那是盐官一线潮。潮水逆流而去,奔向老盐仓。快到了老盐仓,经过半小时的长途奔波的大潮威力减小了,但大小和速度仍势如破竹。潮水到了老盐仓,打到海塘,回了个头,那是回头潮。大潮又向美女坝奔去。快到了美女坝,大潮形成一线潮,又向海塘打去,回了一个头,后来的潮水又一次打去,那水又回来,那就是“美女二回头”。大潮经两次打到海塘,威力大减,但看上去还势不可挡,飞快地向杭州奔去。
-
1200字 高中我和奶奶、妈妈先到了王国维故居。我一进门,就看见两个大字——“娱庐”。我不知道它的意思,于是,就去问了问工作人员,他们说:“娱庐”就是这幢房子的名称。王国维故居坐落在盐官镇西门内周家兜,是近代国学大师少年时代的住宅。庭院坐北朝南,建筑为木结构。走进去,我就看见前厅正中置放王国维半身铜像,有着古色古香的味道。一楼主要介绍王国维故乡、家世及其生平。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又字伯隅,号静观,海宁盐官人,他的著作有《流沙坠简序》、《殷墟书契考释序》、《宋代金文著录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周制度论》等,均被称为划时代之作。辛亥革命后,王氏随罗振玉东渡日本。他生平生了5个女儿和6个儿子,共11人,我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他取了两个女人。
-
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上面的这段话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出自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三境界”说在学术领域曾影响深远,从他的三境界说我们可以一睹其治学的风范。王国维,字静安,浙江海宁盐官人,他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学术大师,学贯中西,“二重证”为他的学术开山之说,他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方面都有了不起的建树。这次去海宁盐官看潮,意想不到的是居然到了他的家乡,而且很有幸去瞻仰了这位昔日清华园大师的故居。
-
900字 三年级顿时,潮头西去,但江面上仍风号浪吼,余波漫天卷地般奔来。我意犹未尽,问爸爸:“钱塘江大潮怎么形成的呢?”爸爸说:“因为东面的杭州湾外宽内窄,外面宽度为100公里,而到了盐官镇时,却只有3公里,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八,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那天月儿特别圆,引发了潮汐,当潮水涌进杭州湾时,因为盐官镇太窄,潮水无法一时间通过,这时后面的潮水也涌了讲来,所以造成了一浪比一浪高的自然景象。还有传说上讲战国时代有一个诗人,叫屈原,他很有才华,他看见自己的国家沦陷,而国王又不重用他,心里十分悲愤,就跳入江中。每年这个时候,他的悲愤心情就化作了怒潮。你现在还太小,以后就知道了。”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坐上车,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