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字 三年级 叙事回家后,我问妈妈:“‘多购优惠’是什么意思呢?妈妈!”“就是你要是多买那样东西,就给你便宜。比如:你去买一个东西,原价是6元一个,你要买20个,要付120元,老板只要了你90块钱。这就叫做‘多购优惠’。”妈妈详细的介绍道。“噢——,我知道了!”my边说边想:假如校门口的检察官也能“多购优惠”该多好哇!捡,加0.4分的纸,实际上加了1.0分那该多好啊!可别像现在这样,捡,加0.4分的纸,就加0.4分,一点儿也不多给,小气鬼!!
-
300字因为现在人们喜欢的物品越来远多了,但是由于工作的匆忙和物价的升高却不能随心所欲的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我想设置一个优惠节。在优惠节的这一天,大人不用上班,小孩不用上学,商场里的商品都是半价,大人和小孩子都可以上街选自己喜欢的东西。
-
500字 叙事今天有两场特惠价电影,5个大人结伴看电影,原价票:25元/张;特惠票:9。9元/张;折扣卡:在原来价格上再减3元/张(包括特惠票)。备注:特惠票与折扣卡,每天同场次的电影最多可购2张,一天最多用4张。五人之中,1人有折扣卡。请问最优惠的购票一共花了多少钱?比原价优惠了多少钱元?
-
250字 四年级 散文我的一个同学在微博上看到一家餐馆打折优惠的信息:“只要扫码,安装手机优惠券软件,即可享受折扣。”他立马出现一个念头,:我扫一扫!于是拿起手机,在手机上安装该软件后,优惠券信息并未出现,反而手机中毒了!一查,原来那款通过二维码下载的软件带有病毒,不过幸好话费没被扣除,他默默地想:哎,每个二维码前面都有一个“二”啊!
-
800字 初三 记叙文一天,老师在上课时,告诉我们上面发了一些优惠券,有同学要的话,下了课去课代表那里拿。说着,老师就把一大堆的优惠券给了课代表。这时,同学们的目光几乎都盯在课代表身上。下课了,老师刚走出教室不久。教室里吵闹了起来,你问怎么了?不要说也知道,那当然是同学们都在抢优惠券呢!一大群的人都围着课代表,课代表被围得“无处可逃”“无地可藏”了。只见一个男同学像猛虎一般“扑”上来。抢优惠券,幸亏课代表机灵。那只“猛虎”失败了,垂头丧气。但是其他同学都在抢。课代表只好扯着嗓子喊道:“排好队,一个一个来!”可是就她一个人,怎么能和全班这么多人比呢?面对这种“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她只好冲出了人群,把优惠券放在讲台上,自己拿了一张,便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也不知“逃”那去了。同学们又围着讲台
-
350字 三年级 叙事在优惠节这一天,商场,超市和书店都会准备好充足的商品,开展优惠活动。其次,部分商品举办赠送活动。当营业员以热情的服务态度站在门口的时候,人们会成群结队地到来。大人们买了许多促销人员的商品,一个个都高兴地合不拢嘴;孩子们把以前喜欢却舍不得买的书,玩具抱回家,一个个兴高采烈。虽然商家没有平时赚得多,但是回笼了资金,减少了库存,提升了人气,这可真是一举多得呀!
-
500字 三年级 叙事今天有两场特惠价电影,5个大人结伴看电影,原价票:25元/张;特惠票:9。9元/张;折扣卡:在原来价格上再减3元/张(包括特惠票)。备注:特惠票与折扣卡,每天同场次的电影最多可购2张,一天最多用4张。五人之中,1人有折扣卡。请问最优惠的购票一共花了多少钱?比原价优惠了多少钱元?
-
650字 初一店员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说:“不可能吧?应该是200元,你们是不是看错了?”当确认是2000元的优惠券后,她说:“你们手气真好,这次抽奖活动进行了一天,都没有人抽到2000元的优惠券。最多只是200元的优惠券。”然后她递给我们几款珠宝,说:“凭优惠券在这里购买珠宝,可以在享受九折优惠的基础上再减2000元。你看,这款水滴经典款原价要2860元,打九折,再减去2000元,只要574元。”我们听了,都很心动。店员给妈妈戴上那款项链,赞美道:“这款项链,很符合您的气质。”她又对哥哥说:“帅哥,母亲节快要到了,买条项链送给妈妈吧!”我想这么好的事一定不能错过,于是催哥哥赶紧买。
-
1000字原来,这是百度糯米专门为自助餐量身打造的新功能,一人发起买单后分享,其他人就可以优惠买单并且享受返现。百度糯米“517吃货节”期间,使用“聚优惠”功能买单,更可以在团购价基础上最高享受到5折的“立减+返现”的优惠。如此计算起来,酒店自助餐价格300元左右,百度糯米团单的价格是198元,再加上使用聚优惠买单,每个人的实际花费大概在80元左右,“这对大学生的聚会而言很奢侈吗?”张琳问到。
-
550字 小学 日记连续逛了几家超市,它们的拖鞋款式多样,价格都是7元,但是优惠政策不同。为了减少开支,我和奶奶应该选择哪家呢?让我们一起来算算吧。华联超市:买十双拖鞋免费赠送两双,不足十双不赠送。大统华超市:每双拖鞋优惠2元。方又宜超市:购物每满40元,返还现金10元。如果去最近的华联超市买,要花多少钱呢?我问奶奶拿来手机,打开了计算机。买十双拖鞋送两双就等于用买十双拖鞋的钱买了十二双拖鞋。那就用25÷(10+2)=2(次)……1(双),也就是一共需要买210+1双拖鞋。需要用(210+1)7=14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