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 初一
    那些天,真的很快乐,小朋友们围着自己唱歌跳舞做着游戏,他们说大槐树开出来的花真香,于是大槐树在小朋友鲜艳的目光里,愉悦了很久,几乎不能自拔;还有呢,大人们手里拿着容器,采摘树上的花儿,据说槐花可以做槐花糕,甜甜的香香的是不可多得的送人佳品。
  • 600字 五年级 议论文
    我家门前有一棵大槐树,它伴随着我度过了10个春夏秋冬。我爱这棵大槐树。 春天,万物复苏,大槐树经过漫长的冬天,又恢复了生机。在春风的吹拂下,大槐树长出了许多嫩绿的小芽。慢慢的,小芽变成了羽状小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些绿叶闪闪发光,呈现出勃勃生机。此时的大槐树就像一位身着嫩绿色春装的少女,在春风中舞蹈,在春雨中欢笑。我和伙伴们常常围着这棵大槐树,做着各种游戏,玩得是那么尽情,那么高兴。夏天,大槐树在雨妈妈的滋养下,开出一串串淡黄色的小花,结出一根根晶莹嫩绿的果实,枝干纵横交错,翠叶密密层层此时,大槐树又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我们挡雨,遮阳。
  • 700字 五年级
    经历了四个多小时的长途颠簸之后,才终于来到我梦寐以求的大槐树旅游景点。刚走到大槐树景点的周围,就看到了好几个寺庙,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年代久远的景区。但是,人可真是不少。买过了门票后,挤来挤去,我的鞋不知被哪个人踩掉了,哎呦喂这给我气的,但是我又没法儿穿上,只好手提着鞋一个劲儿地往前挤。
  • 800字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3年到明成祖朱棣永乐15年将近50年的时间里,明政府在山西共组织了18次大的官方移民,因移民多在大槐树下汇集转迁,所以被称为大槐树移民,当时移民主要迁河南、山东、安徽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移民遍布整个中原地区。
  • 550字 六年级
    渐渐地我长大了,到市区上学。有一天外公告诉我他们那边要整体规划,大槐树碍事,要搬走。我急忙回家去看望大槐树,记得那天下着蒙蒙细雨,挖树的工人一锹一锹的挖着泥土,我的心也一点一点地碎了,一滴滴泪水滚滚而落。“妈妈妈妈,大槐树这样会死吗?”我忍不住地问。“不会的,不会的”挖树的工人连忙说“这树是要送到公园做景观的!”我安慰自己想:这样也好,大槐树风姿就可以被更多的人欣赏。看到大槐树被蓝色的大卡车拖走,我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
  • 600字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今天,我就和家人到了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游玩。 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灾难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等中原地区的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朝残暴的统治。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朱元璋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从当时比别处经济繁荣不少的山西开始移民,一场大规模的历经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 园内有很多情景剧,我们看了一场《大槐树移民情景剧》,讲得是大槐树下的人们即将迁到异乡时,依依不舍的与家人惜别,跪拜大槐树的故事。那棵假的大槐树后面有广播,演员们都是对口型,但他们的嘴对的刚刚好,演的也刚好和广播对上,演得十分感人。
  • 700字 高中
    永乐初年,战争连绵不断,天灾频繁,为了扭转明王朝当下的局势,朱元璋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将人烟稠密的三晋大地中的百姓迁出一部分。在洪洞大槐树下不愿意迁走的百姓却被官兵强制迁走,人们三步一回头,回首看到的是大槐树和老鹳窝,五步一转身,看到的是那一段美好的记忆。
  • 1200字以上
    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 1200字以上
    一进大门,我就看见照壁上一个红色的大大的“根”字,根的最后一笔像人的一条腿,妈妈告诉我这象征着大槐树的子孙后代永不停息的脚步,告诉人们不管走多远都要回家。园内我还看到了几棵高大茂密的大槐树大槐树的根是那么粗壮,牢牢地盘在地里,它那茂密的枝叶仿佛象征着后代子孙生生不息。阳光透过密密的枝叶洒落在我的身上,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 1200字以上
    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