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通过看京剧的活动后,我还从不喜欢京剧到喜欢京剧,回家后,还特意上网查找了关于这方面的资料,知道了: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剧,它形成于北京,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念、做、打、舞为一体。
-
1200字以上 说明文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
500字 初一我最喜欢的戏剧是京剧,京剧是在北京成立的剧种之一,京剧古往今来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京剧的演员脸上总是画一些色彩,每种色彩,象征着人的性格和特质,命运和角色。这让我们慢慢去欣赏,它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又称“皮黄”。京剧性能相比历史题材专注于政治和军事斗争,大多取自历史演义故事和小说。京剧角色严格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武、,七行龙套的,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
800字 初一用我们音乐老师的话说:“直到我父亲那一辈,绝大多数人都会唱好几段京剧,闲来无事时就会唱个一两句自娱自乐。到了我这一辈,不怎么会唱了,但听到几个经典的段子,还能跟着哼几下。你们现在是一天到晚听听流行歌曲。对于京剧这样的传统戏剧,你们不要说唱了﹑哼了,就连现在音乐课上让你们听一下,你们都那么不愿意,还发出那么多怪声音。”京剧似乎成了老年人的专利,在我们年轻人中,京剧爱好者的比例实在太小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为了使京剧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国家将一些京剧选段编入了音乐教材,强制推广京剧,但效果显然并不明显。京剧正淡出我们的生活,走向衰微。
-
1200字以上 叙事可说实在的,我对京剧知之甚少,只知道京剧讲究的是“唱念做打”,只知道京剧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我常常把“正旦”和“花旦”混为一谈,甚至有时统称她们为“小旦”。完整的戏我只看过三部:《秦香莲》、《九江口》、《九道本》。现在文艺节目或是综艺晚会中所演出的京剧,大多是名剧名段,像这样的小段落我倒是看了不少。比较喜欢的是《锁麟囊》中“春秋亭外”一段,《徐策跑城》中“湛湛青天”一段,《玉堂春》中“苏三离了洪洞县”一段。
-
900字爱看京剧,缘自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去他单位看电视。上世纪70年代末,电视里经常播放京剧,起初我也不爱看,但又不能走,只好跟着父亲一起“欣赏”,时间一久,也就爱上京剧了。不但爱看,还爱琢磨戏中人物,很想知道演员是谁,于是跑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介绍京剧演员的书,从中知道了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言慧珠、谭鑫培等京剧名角以及他们从师学艺的经历。在众多京剧演员中,我独爱听程砚秋唱戏,因他嗓音独特,唱腔幽咽婉转、若断若续,听来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只要是程砚秋的戏,我必看。可惜的是,他在1957年就去世了,对京剧界来说,是个巨大损失。
-
250字 说明文晚间剧场7点钟上演,京剧王开始忙自己的事情了。在京剧里的人物一上场,爷爷把眼睛瞪得老大,打个喷嚏爷爷也决不动一动。时间如飞,已经到了9点钟,大家都上床睡觉,而爷爷还一动不动地看京剧,第一组下去,第二组上来的时候,爷爷又来了精神,两眼像青蛙一样,一看就看到11点钟,在他看来京剧最重要。
-
600字 初一 记叙文可说实在的,我对京剧知之甚少,只知道京剧讲究的是“唱念做打”,只知道京剧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我常常把“正旦”和“花旦”混为一谈,甚至有时统称她们为“小旦”。完整的戏我只看过三部:《秦香莲》、《九江口》、《九道本》。现在文艺节目或是综艺晚会中所演出的京剧,大多是名剧名段,像这样的小段落我倒是看了不少。比较喜欢的是《锁麟囊》中“春秋亭外”一段,《徐策跑城》中“湛湛青天”一段,《玉堂春》中“苏三离了洪洞县”一段。
-
150字 一年级 叙事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了许多关于京剧的知识,像京剧的由来,京剧的发展史,京剧的五大名旦,京剧中的旦、丑、生……老师还给我们看一些著名的京剧,一些动画的京剧,和一些脸谱的介绍。在这两个小时里,虽然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我学会了许多。
-
500字 初一 散文可说实在的,我对京剧知之甚少,只知道京剧讲究的是“唱念做打”,只知道京剧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我常常把“正旦”和“花旦”混为一谈,甚至有时统称她们为“小旦”。完整的戏我只看过三部:《秦香莲》、《九江口》、《九道本》。现在文艺节目或是综艺晚会中所演出的京剧,大多是名剧名段,像这样的小段落我倒是看了不少。比较喜欢的是《锁麟囊》中“春秋亭外”一段,《徐策跑城》中“湛湛青天”一段,《玉堂春》中“苏三离了洪洞县”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