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排作文段落(5篇)
  • 900字 五年级 叙事
    我们几个小伙伴在夏天还会做木排划船玩。我们先挑那些适合做木排的木头,砍成一片片2厘米厚的木板,用钉子钉起来,再用一根竹子当橹。做好以后,我们就把船放下水。嘿!没想到真浮起来了。文峰满心欢喜地踏上小木排,没想到木排立刻往一边斜,文峰一下子掉到水里,水花溅了岸边的人一脸,几个伙伴都成了“落汤鸡”。
  • 400字 初三
    早在黄帝时期桥就已经出现。传说当时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合后,攻打时、由于部队连夜打仗,十分疲劳,黄帝决定到不远处的一个村庄整顿军队,可苦于前方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水流湍急又很深,没有船、又无法趟过去。于是黄帝急中生智吩咐部下将树木扎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又长又宽的木排“桥”,于是队伍就顺利的渡过了河,这便是最早的“桥”。战胜后,黄帝考虑到有许多这样的河,便下令大量编造这种木排,并取名为桥。大禹称王时,因觉的木桥不坚固,易被水冲走,便将木材改为石料。
  • 550字 初二
    早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桥。传说当时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联合攻打蚩尤时,由于部队连夜打仗,十分疲劳,黄帝决定到不远的一个村庄整顿军队,可前方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水流湍急又深不见底,没有船,则无法安全过河。于是黄帝急中生智,吩咐部下将树木扎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又长又宽的木排“桥”,队伍才顺利地渡过了河,这便是最早的桥。打败蚩尤后,黄帝考虑到有各地许多这样的河,便下令大量制造这种木排,并取名为“桥”。大禹称王时,因觉得木桥不够坚固,容易被水冲走,便将木材改为石料。
  •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镇边的江面上,因为上行的船队或船只往往要在此停歇,由重载转为分货轻装;下行的航船和大量从贵州、湘西大山里飘流而下的木排,必需在这里添加补养后再通江入海,木排则要借这开阔的深水江面重新集结、分类、扎实、编排后进入宽阔的沅江下游顺流直下,再入风高浪急的大江大湖。
  • 1200字以上 散文
    蚂蚁不上学后,冬天就上山伐木;夏天呢,他跟着人去黑龙江上放排,把木材从水上由小岔河运送到黑河的码头。每放一次排,总要十天八天的时间。放排是个危险的活儿,蚂蚁一跟着上排,我就睡不着觉,想着黑龙江上有许多急流险滩,万一出了事,可怎么好?所以蚂蚁放排时,我总要请把头喝一次酒,托付他照应好蚂蚁。木排上的把头又称“看水的”,掌管棹,棹相当于船桨,起舵的作用。放排是否平安,取决于掌棹人的手艺。看水的把头都喜欢蚂蚁,说是他一上了排,一路风平浪静。他是福星。一般的木排有一百多米长,三十多米宽,排上能装二百多立方米的木材。一个排上放排的人总要有七八人,排上有锅灶和窝棚,可以在上面做饭和睡觉。把头说,蚂蚁最喜欢站在排上往江里撒尿,说是畅快。赶上月亮好的夜晚,他们在排上喝酒,蚂蚁就说快板书。他说书的内容是自编的,全是英雄美人的故事,放排的人都爱听。
木排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