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字 小学清晨,当第一丝阳光划破黑色的夜空后,王昌龄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芙蓉楼,此时他的心情也格外沉重:辛渐去了洛阳后,还会回来看望我吗?王昌龄多么想留住辛渐啊!他们朝夕相处这么多年,难道从此就要天各一方了吗?王昌龄和辛渐喝了几杯后,挥泪告别,辛渐问:“你有什么话要对洛阳的亲人们说吗?”王昌龄一边走,一边大声唱到:“一片冰心在玉壶。”
-
400字 六年级 抒情散文雨,在长江上萧萧落下,十分凄凉。清晨,当第一丝的曙光划破了黑暗时,王昌龄怀着沉重的心情起床了。他的心情非常地沉重:辛渐去了洛阳后,还会回来看望我吗?到了芙蓉楼,辛渐已在椅子上等候多时,王昌龄多么想留住辛渐啊!朝夕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友谊天长地久。难道就这么一走了之吗?
-
350字 四年级王昌龄望着窗外秋叶飘零的参天大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唉,这秋天如此萧瑟凄凉,我也要像这古树一样坚挺笔直,不畏风雨,永远不会弯曲折服!”辛渐听了郑重的点了点头,又斟了两杯酒,递给王昌龄一杯说:“仁兄,我敬你一杯。”王昌龄目光炯炯的说:“贤弟,干杯!”一咕噜就喝了下去。辛渐接着问王昌龄,“洛阳亲友若问起仁兄现状,我该如何回答才是呢?”王昌龄眉头一扬,紧紧握着辛渐的手说:“到了洛阳,如果见到我的亲人朋友,请你转告他们,我虽然被贬职至此,但我的心像玉壶一样纯洁,绝对不会弯腰折服邪恶势力!”辛渐听了大受感动,铿锵有力的说:“仁兄保重,我这就上船北上。”
-
1200字以上 高中 叙事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
350字 五年级第二天清晨,雨后的楚山孤山兀立,王昌龄来到楚山前的芙蓉楼去送他的好朋友辛渐,因为辛渐马上就要从润州去远方的洛阳了。临走前,王昌龄红着眼睛对辛渐说:“辛渐啊,你是我的最好的朋友。如果你去了洛阳,遇到了你的老朋友,请你不要忘记我;如果你去了洛阳,遇到了你的兄弟姐妹,也请你不要忘记我。我就好像是你的亲人,请你记住我。”
-
1200字 高三 写人话说唐代出了个“七绝圣手”王昌龄,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他于开元十五年中了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调汜水尉,后因故遭贬岭南。开元二十八年为江宁县丞,人称“王江宁”,天宝七年又贬为龙标尉,人称“王龙标”。他的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人称“诗家夫子王江宁”。王昌龄看到当时社会如此黑暗,到处是贪官,那受苦的农民总是吃不饱、穿不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觉得自己很没用,只能写诗发发牢骚。
-
300字 四年级 叙事王昌龄背着手走在关塞边,心事重重。他猛一抬头,目光不觉集中到那一轮明月。天空乌黑,明月皎洁。王昌龄不觉发出一声叹息:“唉!”他看了看上方的明月,又看了看眼前的边关,心中顿时悲痛不已。这明月还是秦汉时那些战士仰望的明月,这边关还是秦汉时守边战士守卫的关口,这些战士久别亲人,长途跋涉,镇守边关,家中的亲人却始终未能盼到他们回归的身影。多少英勇、能干的将士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此时王昌龄又想到一位汉代名将“飞将军”李广,如果还能有像李广那样的栋梁之才,国家就会强大,人民才会安宁,驻守边关的战士才能与家人团聚……
-
650字 小学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县丞时。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两首诗当为此时所作。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雨,在长江上萧萧落下,十分凄凉。清晨,当第一丝的曙光划破了黑暗时,王昌龄怀着沉重的心情起床了。他的心情非常地沉重:辛渐去了洛阳后,还会回来看望我吗?到了芙蓉楼,辛渐已在椅子上等候多时,王昌龄多么想留住辛渐啊!朝夕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友谊天长地久。难道就这么一走了之吗?
-
5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后代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他的七绝与李白的诗并称为"双璧"。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他的闺怨,宫怨诗也有很多佳作。现存王昌龄的诗180多首。其中,五七言绝句几乎占了一半。因此,在众多的诗人当中,我尤为敬佩他!一首《芙蓉楼送辛渐》深切的感受到王昌龄的决心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明月还是秦时的明月,关塞还是汉时的关塞,去出征的将士们至今还没有回来,只要李广将军现在还在,就一定不会让胡人的兵马度过阴山。王昌龄这种忧国忧民的做法是我难以做到的,如果是我早就不管了,就在家里吃喝玩乐。读了王昌龄的诗懂得了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