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线作文段落(9篇)
  • 4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记得有一次,黄老师教“垂线段”时。他边在黑板上画图边说:“这个点是小明将军,另一个点是小华将军,他们即将开始战斗。小明将军率先杀过去,这两个点就形成了一条线段。小华将军被打败了,急忙说:等我一下,我回去搬救兵。小华将军搬来了一排救兵,与刚才的线段形成了一组垂线段。小明将军看形势不容乐观,他也赶紧回去搬救兵。两排救兵形成了一组平行线。两个军队不断厮杀,形成了两条平行线间的无数条垂线段……最后,小明将军胜利了。”整节课,笑声充满了教室。我们也充分理解了“垂线段”、“平行线”的意义。
  • 800字 五年级 童话
    曲线听了垂线段的话。鼻子都气歪了,可一时又不知怎么反驳垂线段。只好站在哪,一个劲地叫唤。这下可把垂线段乐坏了。一步便走到王冠面前。刚一伸手,便让直线给拽了下来,就你这点鸡毛蒜皮的本事,也想和我这个知识渊博的博士争。你可真是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这个国王还得我当。
  • 600字 六年级 散文
    有一次,王老师教我们学习垂线与平行线王老师对我们说:"大家知道垂线与平行线吗"全班全军覆没,鸦雀无声.王老师耐心地对我们讲:"垂线是两条垂直的线,平行线是永远不相交的线!""相交(香蕉)"全班疑惑的问道.王老师捧腹大笑,"相交是不交差的意思,可不是你们说得香蕉!"嗨!"顿时,全班哄堂大笑.
  • 1000字 初一 叙事
    激烈的比赛进行着,每位选手都在大显身手的表现着自己跳远技能,坐在旁边的我也随着比赛的进程而做出不同的表情来,有时惊讶,有时兴奋,有时激动……总之,那些选手的跳远技能足以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可是,突然我看见跳远比赛的选手发生了争吵,等我走过去后,才知道是有的选手对裁判的判定成绩的方法不满而造成的纠纷。他们中有的认为应该直着量,有的认为自己如果跳偏了,应该斜着量……反正,每位选手都七嘴八舌的,各说各的意见,谁也不采纳别人的意见。我听完后,想起了前几天从书中看到的关于垂线段的知识后,便以他们每位选手跳后最靠近起跳线的脚后跟作为测量点,量出了这个点垂直于起跳线的垂线段的长度,作为了成绩。最后,以公平的方法解决了这场纠纷,得到了别人的夸奖。事后,我感觉到了自己是那么的快乐。也发现书给人的快乐是其它东西代替不了的。
  • 5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我从树上跳下来,可走反了方向,就来到了这个秘密基地里面。基地是一个超大号的天然滑梯。虽然玩滑梯很多人认为并不刺激,但基地里的滑梯就不一样了。一般的滑梯只有约三十度的倾斜度,可基地里的滑梯差不多有九十度的倾斜度,而且它也很长,很滑,如果在滑梯顶上作垂线,那这条垂线约长达十六米!
  • 800字 初三 记叙文
    数学课上,老师手拿三角尺,神情严肃,叫一位同学上前讲解题目。一个男生上前。老师问:“这条线的长怎么求?”男生指着黑板,回答:“在这里作垂线。”“为什么要作垂线?”“呃……”男生还没想好怎么回答,老师的问题便如炮弹似的扔来。一向严肃的老师这一次似乎是故意刁难这个男生,问的问题难以回答。男生有些尴尬,涨红了脸,右手放倒后脑勺上,不停地抓头,皱着眉,很是苦恼。不知是谁笑了一声,紧接着便是哄堂大笑。男生更加不好意思了。而我清楚地看见,老师用手捂着嘴,偷偷地笑了。
  • 1200字以上 高一 叙事
    激烈的比赛进行着,每位选手都在大显身手的表现着自己跳远技能,坐在旁边的我也随着比赛的进程而做出不同的表情来,有时惊讶,有时兴奋,有时激动……总之,那些选手的跳远技能足以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可是,突然我看见跳远比赛的选手发生了争吵,等我走过去后,才知道是有的选手对裁判的判定成绩的方法不满而造成的纠纷。他们中有的认为应该直着量,有的认为自己如果跳偏了,应该斜着量……反正,每位选手都七嘴八舌的,各说各的意见,谁也不采纳别人的意见。我听完后,想起了前几天从书中看到的关于垂线段的知识后,便以他们每位选手跳后最靠近起跳线的脚后跟作为测量点,量出了这个点垂直于起跳线的垂线段的长度,作为了成绩。最后,以公平的方法解决了这场纠纷,得到了别人的夸奖。事后,我感觉到了自己是那么的快乐。也发现书给人的快乐是其它东西代替不了的。
  • 1200字以上 叙事
    15、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与镜面垂直),得出入射角为90o-30o=60o,在法线另一侧作出反射角=入射角=60o,如图(1)所示;图(2)中两条光线以外的光线无法进入人眼,两条光线之间阴影部分为通过小窗中所观察到的范围;如图(3),根据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分别过A、B两点作镜面垂线段,并延长至镜面垂线段两倍长的A/、B/两点,连接A/B/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 1200字以上 小学
    妈妈正忙得不亦乐乎,我想让她放松一下,就指着旁边的一桶水说:“妈妈,你能测出这桶水的中心吗?不过,不能用任何测量工具。”妈妈想了一会儿,说:“把水分成三个点,然后画三点的垂线,垂足就是中心。”“没有测量工具怎么画垂线?”我说,“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妈妈皱起眉头,若有所思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她说:“你有什么好办法?”我顺手拿起一块石头,在水桶壁上敲了一下,震起一圈圈涟漪。“妈妈快看,这就是中心。”我指着涟漪聚焦的一点说道。妈妈认输了,双手抱拳,一副滑稽的样子。
垂线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