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字 五年级 写景清早,我打开窗户,突然发现窗外的那一株朴树好像与往日不一样了。这是一棵有200年树龄的百年老树。记得在寒冷的冬季,它的树叶全掉光了,光秃秃的,树干也是皱巴巴的,我们都以为它已经枯死了。可是,今天我发现朴树的树干比原来有光泽了,树枝上居然冒出了几枝新芽。枯木逢春,难道它还活着?我充满了好奇。
-
350字 四年级 状物从远处看,这棵滇朴树长得高大挺拔,比旁边三层楼的房子还要高,整个外形像一把撑开的巨伞。走近一看,它的根很粗,有些已经裸露在泥土的外面。树干又粗又直,我伸出双手都不能围住它。树皮是灰白色的,摸上去很粗糙。我使劲儿地仰起头才能看到树顶。树枝向四周伸展开,好像要去拥抱蓝天似的。层层叠叠的绿叶长满枝头,小鸟们总爱站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歌。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滇朴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地生长着。
-
400字 初三 书信现在,远远地望着这一棵大扑树,就像一把绿色的大伞。那么多的枝叶,一簇堆着一簇,不留一点儿的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这一棵大朴树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有的时候上体育课,猛烈的太阳放射出一道道强烈的阳光,在同学们都受不了的时候,大朴树为我们遮挡太阳,在它的身旁,使我们感到了一丝丝的凉快与舒服。
-
700字 初三 散文曾经看到无数爱朴树或不爱朴树的人写关于朴树的文章,大部分是关于《白桦林》,人们都说朴树是靠《白桦林》出名的,然而他最有名的一首歌却是《那些花儿》,郭敬明说他在这首歌里唱出了流水的悲伤,他还说,朴树的音乐底蕴就是孤独。我想他是对的,不孤独的人唱不出这种悲伤。
-
400字 高二 散文在暑假,我是彻底地被朴树的音乐打动了。每当听着朴树忧伤地唱的那些花儿,我的心就会莫名地变地伤感起来。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朴树唱。曾今的她,曾经的那些花儿,曾经的笑靥如花的人却都随着流年悄然萎谢了。朴树在静静流淌的吉他声中用沙哑的嗓子唱着他的痛。
-
550字 四年级 散文现在,远远地望着这一棵大扑树,就像一把绿色的大伞。那么多的枝叶,一簇堆着一簇,不留一点儿的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这一棵大朴树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有的时候上体育课,猛烈的太阳放射出一道道强烈的阳光,在同学们都受不了的时候,大朴树为我们遮挡太阳,在它的身旁,使我们感到了一丝丝的凉快与舒服。
-
600字 四年级在校园的小道上,鲜花和小草在和我打招呼,它们好像在说:“您好,您好,快去找我们的爸爸妈妈吧!我想:我们校园的春天在哪呢?我要把他们找出来。走进学校,往左走,我们便可以看见有一棵三层楼高的百年朴树,它的嫩叶翠绿翠绿的,这里一丛,那里一簇,犹如是春姑娘送给“朴树公主”翠绿的礼服。我想:这大概就是春姑娘带给大自然的礼物吧。在这大朴树边,我又发现了另一棵朴树,它只有两层楼高,看上去,这棵朴树的树龄比另外一棵少吧。这个朴树的叶子嫩黄嫩黄的,每一片叶子都都像一个个小小的生命在颤动!
-
1200字以上 高一 读后感第贰段开头,朴树以释然的口吻平静地叙述着,看似是不再留念,对于没有结果的感情选择埋藏;又以“难辨真假”开脱,说服自己放下。“难辨真假”并不是朴树的理由,而是他反复回忆却又找不到答案的体现,是他那段青涩里迷茫的映射。“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能看出两点,一是青春不再,二是朴树还是回到了老地方,回到了最初启程的地方,回到了花儿静开的地方。而如今这里的萧条又与花儿们完全对立,一幅落魄模样。朴树回到的老地方可以是实,也可以是虚;但两者内在联系同建立在朴树孤单一人故地重游之上。难免冒出物是人非的慨叹。画卷的最后“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又一头扎进回忆,又从荒草丛生跳回到花开静雅。
-
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仅通过一些媒体或者风言风语般的传递,是无法真正知晓一个人在一段时光里究竟经历了什么的。譬如朴树,十年沉寂,没有作品,没有活动,没有多少露面,没有多少声音,甚至一度像消失了一样。谁也不知道这个曾风靡华语乐坛,一度登上成就顶峰的才子突然之间去哪了?对于大多数到达一个事业顶峰的人而言,突然的“消失”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但朴树这么做了,从媒体的相关报道看,朴树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抑郁症”,是因为“感情问题”、是因为“家庭原因”,甚至有媒体大言不惭的说是因为他“江郎才尽”。如今这个时代的媒体,有时候的作用并不是展现真相,而是“制造“所谓的事实,对于这样的事实,你所要做的就是啐一口痰,然后置之不理。所以,究竟朴树这十年都经历了什么?我们无从知晓,所有的选择和经历,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
550字 四年级这是歌手朴树的《平凡之路》,我想这也应该是他的成长之路,就像歌词中所写的“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证明着他一路的艰辛,努力之后会开出灿烂之花,拥有着一切。享受着众人口中的成功,但是他选择了放弃,他不愿堕落于醉纸迷金的生活,选择了平凡之路,这是朴树的路。朴树在这喧嚣的世界中成长,在成长中悟出真谛,选择了平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