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木作文段落(10篇)
  • 800字 初二 议论文
    还有的是修栈道而运悬棺,首先用人力、畜力顺着事先捕设的栈道再把棺木运入岩洞中。在现在的九曲溪两岸的岩壁缝隙处还可以看到一些残存的木料,可能是安置棺木后为了保全不受破坏而将栈道拆除的遗物,但其他安置棺木之处全是绝壁,因此难以令人信服。
  • 4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一阵眩晕,渐渐看不清天与地,看见的只有的童真。忽然,眼前出现了一个庄严无比的棺木,漆黑的棺木,里面装着没有伪装的一切。一会儿,来了几个人,在我们全班人的哭声中抬走了棺木,带走了一切。留下了一副虚假,并不成熟的外表,我们无可奈何的穿上,随后便去看埋葬仪式,一铲一铲的土一点点掩埋了棺木,慢慢的,分不清了泥土与棺木,终于,看不见了。第一滴泪落了下来,打湿了泥土,终于感动了它,放出了些许孩子气,为虚假的外表增添了几分色彩,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 5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第二天早上,老太要出殡,我按照长辈们的意思,给老太“压丧”,这已是我第二次“压丧”了,也就是作为最小的晚辈坐在棺木上给老太送行。只见几个大汉用两根粗大的木头捆在棺木两侧,再用宽阔的肩膀慢慢地将棺木抬起来,我坐在上面看着他们用力地往前走着。走在最前面的是花圈和挽联队伍,接着是威武的仪仗队,紧随气候的是披麻戴孝的爷爷、奶奶等长辈们,他们一边走,一边虔诚地给老太下跪,棺木后面则是穿着制服的军乐队,他们不断地吹奏各种各样的进行曲。
  • 1200字以上
    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山西各地都有在出灵时于棺木后头打碎死者生前用过的一个饭碗的习俗,五寨一带称之为“斩殃”,取的是斩殃杀祟,祛灾除祸之意。有些地方还要磕碎死者生前用过的药罐,表示今后家中不再有人生病,再也用不着熬药了。起灵前,晋中祁县一带,死者的儿子们还要进行一种摁“食压钵”的仪式。他们在一个瓷罐中挟入各种菜肴、食品,然后轮番摁捺 ,一直到满为止 。最上面放一个馒头盖住,用一双筷子竖立穿孔,上面再盘一些染红的粉丝。此罐食品连同“下气馒首”、“长明灯”等,在出殡时都将随棺下葬。
  • 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十年后,小伙经营腊汁肉发了大财。为报樊府之恩,借樊老爷80寿辰之机,用百株花椒树木料,做成棺木。再从10头生猪身上剔下500斤精肉,烹制成上等腊汁肉放进棺内,密封后送进樊府。樊老爷寿辰吉日,客人甚多,对棺木没有在意。由家人抬入后院柴房,一放就是几年。
  • 400字 六年级 写景
    玩完了山就要玩水了,坐竹排随九曲溪漂流,排工给我们讲九曲十八弯的每个景点,随着叔叔的讲解我看到了有的大山像青蛙,有的像乌龟,有的大象,有的像泰坦尼克号,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像英俊威武的大王,形象很逼真,有的山洞里还有棺木,据说棺木距现在有3800年的历史了,而且棺木的材质是现在价如黄金的金丝木做的,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那棺材放到那么高的山洞里的。
  • 600字 六年级 叙事
    从石碑林向前走,是悬棺陈列馆,里面放置着三口悬棺。放在厅正中的是目前所找到的最大的悬棺,它体长约两米,是用楠木做的。透过棺木的裂缝,可以看到里面那具放了上百年的尸体;门口左边的玻璃柜被分为两层,上层放的是棺木,下层放的是两具完好无损、一块骨头也不少的尸骨。这尸骨怎么保存得如此完好呢?原来?这个放尸骨的棺材是用黄羊木做的,黄羊木本身就具有防腐的功能,所以放在这个棺木里的尸骨就这么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写人
    我们守了一夜灵堂。第二天7:45分,天蒙蒙亮了,"$%^*(**&@..."做法的道士说了一大堆鸟语,然后一把刀“啪”的劈在棺木上的那个碗,碗分成了两半,掉在地上全碎了。一个声音叫到:“起棺”,抬棺木的几个大汉喊了一声就把棺木抬了起来。最小的表弟捧着外公的遗像走在前面,一大群批麻带孝的人跟在后面,我就这样一直在后面慢慢跟着外公“走”...
  • 400字 六年级
    太婆走的那天我没能去送行,爸爸急匆匆赶回老屋,送太婆最后一程。那天一直在下雪。我想象着天空飘洒下朵朵冰雪凝结成的花,落在老房的瓦顶上,落在那冰凉的棺木上。大家从老屋里抬出棺木,太婆从此永远离开了这幢生活了七十多年的老屋。
  • 4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太婆的葬礼上,稀稀拉拉的来了些人。她太老了,老得连步子都迈不动,却仍旧能捧起那杯茶。她躺在棺木里,棺木散发着一阵清幽的古香——那棺材,是早为她买好的。太婆静静地躺在里面,似乎在做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边走边等——我要等着她醒来把梦说给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