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作文段落(9篇)
  • 450字 高三 散文
    每年小住丽江,总听一句话,叫:浩瀚长江在云南拐了一个湾,孕育了一个大中华。近年考古发现也试图证明,长江文明要早于甚至优越于河洛文明。窃以为,中华文明的根还是在河[黄河]洛[洛阳],中华文明的精华在河洛。不论易经八卦还是老聃、孔子,南方谁都多余啦!怎么,刚发现几处比蓝天文明早点的文明就下结论?安知河洛地区下步的考古发现不会是更早的年代呢!
  • 550字 四年级
    事情是这样的:二年级时我报了“河洛大鼓”社团课。第一节课河洛大鼓里的张老师教我大鼓和打手板。刚开始学,我学的不怎么好,第二节课我就被张老师调到了后面。因为鼓和手板不够,站在后面的同学什么都没有,只能站在那里,眼巴巴的看着前面的同学手里的鼓和手板。
  • 450字 初三 状物
    洛阳牡丹名扬天下,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牡丹本来就是生长在这里的吗?当然不是的,牡丹也有自己的传奇经历呢!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生长,传奇的身世与最美的容颜使洛阳牡丹名噪天下,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绝佳品种,独出此地。根植河洛大地,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竟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 1000字 初三 写景
    今天我的心情是格外的高兴,全家齐出动,前往洛阳逛河洛文化庙会。河洛庙会位于洛阳市的隋唐遗址植物园里,走进隋唐遗址公园,就能听见远处隐约传来的锣鼓声,以及人们热热闹闹的喊叫声,这让我的心情不由得激动了起来。沿着小路向前走去,只见不远的地方围了一群人。
  • 600字 六年级 状物
    朋友们,你去过巩义市河洛镇吗?那里可是盛产石榴的好地方,如今位于河洛镇的伊洛河北岸,一个个石榴园数不胜数,种植面积可达一两千亩年产量 200万公斤。1999年,当地注册的南河渡牌石榴曾经荣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所以这里的石榴异常有名。南河渡牌的石榴人尽皆知,人皆喜欢。
  • 1200字以上
    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4]
  • 900字 高一 散文
    君当挥戈下河洛,切莫呢喃酣高楼。不取故土守边关,西湖歌舞梦犹酣。不向关中兴霸业,闲来湖滨寻钓船。清笳声起清宵半,杨花落尽杨柳岸。宴饮饮罢人尽散,长夜未央倚栏杆。长恨此生已蹉跎,回首泪下望霄汉。霄汉苍茫空浩叹,临事方知死生难。揽镜自照鬓斑斑。出师一表可曾谙?关山远隔漫胡尘,塞上落雪满雁门。壮士雄心泯江南,已负社稷负此生。我族发祥自昆仑,洪荒从来皆无痕。中原万里虎狼奔,河洛至今少行人。苍穹一叹笑沉沦,乘舟日边学垂纶。血色漫漫月黄昏,旧鬼掩泣泣新魂。英杰陨落如星辰,飞沙走石天地浑。何年一雪靖康耻,今朝重见越王孙。王孙远游随铁蹄,黄龙府变烟雨迷。
  • 1200字
    然后是河洛大会。居然出现了周王说:“我大周……”韩国和x国国君突然吵起来:“韩王,去年冬天边境一战我还没有跟你算帐呢!”韩王一拍桌子说“好啊,那就来算清楚吧…”然后大家就吵了起来。再然后在这一次不存在的河洛大会上,发生了田忌赛马这个小学生都耳熟能详的情节,然而制片或者导演显然觉得要让孙武来告诉田忌的不知道有没有的女儿田夕小姐“用弱马对强马,强马对中马,中马对弱马”。才能凸现孙武的智慧……
  • 1200字以上
    1987年8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名君》一书中,开篇第一章《商汤》第二页第三段明确地写道:当时中国的中心地区,即今天的豫北晋南一带,是夏王朝直接控制的区域。这里依山傍水,形势险要,河洛之间地势平坦,物产丰饶。依据这些有利条件,夏人较早地完成了由部落向国家的转化过程,依靠武力控制着周围的被征服部落。这些部落向夏王朝称臣、纳贡。汤所在的部落也是如此。这段话有四个概念值得探讨, ①豫北晋南一带是夏王朝直接控制的区域,是现在的济源市、沁阳市和山西南部。②这里依山傍水,形势险要,依的是太行山,傍的是济水,(夏称沇水)而不是依的邙山傍的黄河!③“河洛之间地势平坦!”指济水流域的济、沁、温、孟地带。因温县的武德镇古代称“洛”,“河”指济水,并非指现在的伊水和洛阳!④依据这些有利的条件,夏人较早地完成了由部落转向国家的转化过程……。由此说明夏朝已是国家,脱离原始公社制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夏朝是形成中国最早的国家。中国、中华、中原、华夏的称谓都源自夏朝。
河洛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