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字 二年级 叙事实验原理:在冰面撒上盐时,表层冰的熔点就会降低,使冰融化,同时盐也会溶解。但盐在溶解的时候会吸收热量,冰融化时也会吸收热量,令冰块表面温度降低很多,这时冰面上的液体又 会重新结冰,把线头冻结在冰块上,于是,我们就能“钓”起冰块了。冬天往雪地里撒盐或融雪剂融雪,也是通过降低雪的熔点, 使雪尽快融化。
-
300字 四年级 状物来到广场,只见一座冰块城堡,房子像工程师们精心雕刻的冰雕。走进服装店,看到几件称心的衣服,我就买下来了。我的同学唐润芝住在这个时代,我就来到了他家并住下。让我早餐吃冰块,中午还吃冰块,晚上还是吃冰块,我的牙都冻得僵硬,有好几颗牙都冻掉了。那里的所有东西都是用冰块做成。
-
800字 初二 记叙文炎炎夏日,我经常做自己爱吃的冷饮,慢慢的,小姨夫也被我给“传染”了,他琢磨出了一种冷饮,并给它取名为冰砖。说白了,也就是冰块,做法比较简单,先倒一杯开水,等水冷却后,再拿出冰箱中自带的做冰的模子,将水倒进去后放入冰箱,过大约半个小时取出来,小冰块就制成了。
-
12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雪花在它身上不断地堆积,终于,它终于有实现它的愿望的力量了,它“呀”地一下,真的顺着山坡滚下来了,它的朋友没来得及拽住它,阻止它的“愚蠢的行为”,但已经晚了,它已经滚下了雪山——就算它有时间阻止小冰块,但实际上小冰块已经下定了决心——那就是比任何都快乐。它要寻找快乐的源泉。
-
400字 五年级冰块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能力强,进过太阳一晒,墨汁下面的冰就会比其它地方的冰融化的快些,所以原来表面官话平整的冰块就会有凹凸,而凹下去的地方就是我们看出来的字,这些字就是原先纸上的字,只不过是透明的。
-
400字 一年级 叙事为了防止做不成功,我先试了一次:我先把凉开水倒进冰格,然后放进冰箱的最底层――冷冻室,过了十多分钟,我拿出来一看,呀。已经变成透明的冰块了,我摸了摸,啊!凉凉的,我伸出舌头舔了舔。呀,还有点甜丝丝的呢!我把冰块放进嘴里,我的舌头几乎都变成冰了。
-
450字 四年级 叙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45分钟后,我观察了一下,桌子上的冰块已经开始融化了,摸上去有松软的感觉,袋子外面还有了很多汗珠。而棉花里包着的冰块毫无动静。一个半小时过去,我再看,用棉花包的冰块只是四周软了一点点,而另一个冰块只剩下一半了。两小时40分时,没有包棉花的冰块已完全融化了,而包棉花的冰块化水度还不到三分之一。是什么如此神奇,我带着疑问查了一下资料:
-
400字 四年级 状物“我铲,我铲,我铲铲!铲铲铲铲铲铲!”我边哼着小调,边拿着小铲子——勺子在冰块上刮。哟,这冰块今天还跟我作对呢!死“赖”在上面不下来。人嘛,也要学聪明点嘛!于是,我找了一个冰比较少的地方,用力一刮,但效果也不是很好,只刮下了“0.0000000000001毫克”。想气死我啊!
-
900字 五年级“就是说……”我咽一口唾沫,飞快地说完了下面这段话,“冰块化掉一点,就比西瓜轻,跷跷板会往西瓜那里倒,西瓜就会滚下来,这边空了,冰块又成了重的,跷跷板又往冰块那倒,最后冰块化完。所以跷跷板处于往冰块那里倒的状态。”我不过顺口一说,那两位却又争起来。
-
350字 二年级 记叙文过了一会儿,冰面终于被吹空了,孩子们欢呼雀跃。接着,有一个小孩子拿来了一根彩丝,他把彩丝慢慢悠悠的穿过冰块,再打一个死结,最后,他把这个东西戴在手上,冰块闪闪发光,好看极了。这时,把冰块带在手上的小孩轻轻的碰了一下冰块,冰块顿时发出了像玉磬一样的声音。孩子们都听的陶醉了,都争着要拿那块冰块,可那个孩子不肯,其他孩子就去抢,抢着抢着,冰块就掉到地下来,摔到地上,碎了,就跟玻璃掉到地上的声音一样。孩子们既懊恼又生气,也很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