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线作文段落(6篇)
  • 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但是它"雪莲花"会颠覆你们的想法,虽然,我并没有亲眼看过雪莲花。贯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冰峰雪岭逶迤连绵,海拔4000米以上是终年积雪地带,被称为雪线,雪莲花就生长在雪线以下海拔3000至4000米的悬崖峭壁上。那里的温度,在冬季,都是零下,甚至更遭。一般的植物根本无法抵御这凌厉的寒风,只会在寒风之中冻死,而雪莲花则可在寒风之中昂首挺胸的生长,毫不畏惧的面临寒风的摧残,或者折磨,它像是一个看起来弱不经风的女孩,可是骨子里所表现的坚毅,完全的把她所表现的脆弱给出卖了。常年的低温,常年的无法忍受的吹打,在常年积雪的山中,只有她那坚毅的身影。
  • 800字 初三 议论文
    当我们坠入谷底,激励我们奋进的是高山之巅那抹神圣的雪线;当我们置身黑暗,鼓动我们寻找出路的是更深更远处明灭可见的光点;当我们被荆棘刺破双手,不复出路时,引领我们的是心驰神往的远方景色......然而,我要说,在人生的旅途之中,梦想,就是那样的雪线,那样的光点,那样的胜状。给梦想插上翅膀,我们追逐梦想的征途,才刚刚起航。
  • 4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大石鸡没有广泛 比较明显。春、夏随天气变暖,高山积雪融化,其分布区则向上迁移,直达雪线,甚至在米左右活动。秋、冬随气温下降和雪线的下移,则逐渐降到山麓或沟底。甘肃东部冬天较暖,垂直迁移并不明显。冬天积雪覆盖地面时,为寻找露出地面的食物,则到处游荡。
  • 1200字 高一
    我们坐着缆车上雪山,在缆车上望出去,只见玉龙雪山山体上沟堑不多,却分布着很多冰斗和悬冰川。雪线高度在4400—4500米之间,雪线以下草木葱葱,高山寒带植被景色迷人,树上也结着许多的雪,遥望山顶,白茫茫的一片,越往上升越美丽,终于看到冰川了,真让人觉得来到了人间仙境!据说,这里的雪还是常年不化的呢。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冰缘气候条件下积雪场频繁的消融和冻胀所产生的一种侵蚀作用。产生雪蚀作用的地区分布在没有冰盖的极地和亚极地以及雪线以下、树线以上的高山带。那里年均气温为0℃左右,属于永久冻土带。雪场边缘的交替冻融,一方面通过冰劈作用使地表物质破碎;一方面雪融水将粉碎的细粒物质带走,故雪蚀作用包括剥蚀和搬运两种作用。随着雪场底部加深,周边扩大,山坡上逐渐形成周边坡度小的宽浅盆状凹地,即雪融凹地。其形态、成因和空间分布均不同于冰斗,但两者又有联系。当气候进一步变冷、雪线下降时,雪蚀凹地可发育成冰斗;反之,气候转暖、冰川消退时,冰斗可退化为雪融凹地。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的雪蚀作用方式和速度各不相同。在纬度较低、降水量大、年冻融日数多的地方,雪蚀作用速率较快,雪蚀凹地深、面积大。如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雪蚀凹地十分普遍。反之,在纬度高、降水量少、夏温低的地方,雪蚀作用就弱。地面坡度的影响是:坡陡>40°,雪场不易存在;平地上雪蚀作用极慢;30°左右的坡地上,雪蚀作用最为活跃。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抒情散文
    冰缘气候条件下积雪场频繁的消融和冻胀所产生的一种侵蚀作用。产生雪蚀作用的地区分布在没有冰盖的极地和亚极地以及雪线以下、树线以上的高山带。那里年均气温为0℃左右,属於永久冻土带。雪场边缘的交替冻融,一方面通过冰劈作用使地表物质破碎;一方面雪融水将粉碎的细粒物质带走,故雪蚀作用包括剥蚀和搬运两种作用。随著雪场底部加深,周边扩大,山坡上逐渐形成周边坡度小的宽浅盆状凹地,即雪融凹地。其形态、成因和空间分布均不同於冰斗,但两者又有联系。当气候进一步变冷、雪线下降时,雪蚀凹地可发育成冰斗;反之,气候转暖、冰川消退时,冰斗可退化为雪融凹地。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的雪蚀作用方式和速度各不相同。在纬度较低、降水量大、年冻融日数多的地方,雪蚀作用速率较快,雪蚀凹地深、面积大。如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雪蚀凹地十分普遍。反之,在纬度高、降水量少、夏温低的地方,雪蚀作用就弱。地面坡度的影响是:坡陡>40°,雪场不易存在;平地上雪蚀作用极慢;30°左右的坡地上,雪蚀作用最为活跃。
雪线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