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字 高三 叙事历经了岁月的打磨,这铁皮制成的煤油灯早已锈蚀斑斑,唯有中部的玻璃还保存的较为完好。这盏煤油灯是祖母的,祖母总是像雨露滋润大地一般呵护它,甚至连我的父母都不曾让碰。我曾问过这煤油灯的来历,祖母道:“那是土地改革是斗地主分得的罢。”
-
650字 初二 状物爸爸说,在他小时候,煤油灯是主要的照明工具。那时的农村还很落后,生活不富裕,煤油一向很“金责”,要凭票供应。因此,人们用起煤油灯来格外节省。一般人家都尽可能推迟点灯,提早熄灯。即使点灯了,火头也很小,勉强能够照见人影。只有孩子做作业时,长辈才把火头调大一点,屋里稍微亮堂一些。这时,女主人往往也趁机坐在桌旁纳鞋底,同时监督孩子做功课。作业一做完,长辈就催促孩子早早熄灯睡觉……慢慢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煤油灯终于被时代淘汰,躲进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
700字 初二爸爸说,在他小时候,煤油灯是主要的照明工具:那时的农村还很落后,生活不富裕,煤油一向很“金贵”,要凭票供应。因此,人们用起煤油灯来格外节省。一般人家都尽可能推迟点灯,提早熄灯。即使点灯了,火头也很小,勉强能够照见人影。只有孩子做作业时,长辈才把火头调大一点,屋里稍微亮堂一些。这时,女主人往往也趁机坐在桌旁纳鞋底,同时监督孩子做功课。作业一做完,长辈就催促孩子早早熄灯睡觉R22;R22;慢慢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煤油灯终于被时代淘汰,躲进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时由于电源紧张,农村经常停电。一到停电,晚上陪伴我们的就是煤油灯。煤油灯,可能对于很多城市的孩子们来说很陌生,或许只是听说过,或许是在有些电视剧中看到过。但是对于我来说,它真的很重要!那时,只要晚上一停电,它就成为了我的睛。
-
750字 五年级爸爸说,在他孩提时,煤油灯是主要的照明工具。而那时的乡村还很落后,财物不充足,生活不富裕,煤油一向很“精贵”,得凭票供应,因此,人们使用煤油灯也格外节省。一般情况下,家人尽可能推迟点灯,尽可能早点熄灯,就是点灯了,火头也小,勉强能够照见人影。只有小孩做作业时,长辈才把火头调大一点,房子才亮堂一些。这时,女主人往往也趁机在桌旁纳鞋底,同时监督家里的小孩做功课。作业一做完,长辈就催促小孩早早熄灯睡觉……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煤油灯终于被时代淘汰,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
250字 初一 记叙文突然之间,鼻子感觉有点酸,初中求学岁月的点点滴滴一下子涌上了心头。将近三十年了,这个小煤油灯还在,似乎点起来还会发出光亮来。记得那时候我在乡里的初中读书,当时还没有通电,乡政府用发电机发电时有时无,因此,我们班的同学都有这样一盏煤油灯。这个煤油灯是爸爸给我做的,开始用的是墨水瓶的塑料盖子,烧了几天就碎了,于是,爸爸又给换成了这个铁盖子。
-
450字 六年级 散文星期天晚上,我正在台灯下写作业,忽然,灯黑了,停电了。我正着急,奶奶小心翼翼地捧了盏煤油灯过来,放在写字台上,我问:“奶奶,你怎么到现在还放着盏煤油灯呀?”奶奶说:“你这小鬼,奇怪了吧,在我们以前啊,煤油灯可宝贵了。”我说:“奶奶,你就给我讲讲这灯的故事吧!”奶奶点点头,于是,我专心致志地听了起来:
-
1000字 初一 记叙文后来,家乡的经济条件好了很多,停电的时候少了。有了电,我再也不用怕那些漫长的黑夜了。那盏小小的煤油灯完成了它的使命。奶奶舍不得把煤油灯扔掉,便把它放在阁楼的一个角落里。渐渐地,奶奶老了,而我长大了,不再需要奶奶的陪伴就可以安心入眠了。渐渐地,那盏小小的煤油灯便不再被记起。
-
900字 六年级 写人奶奶看见煤油灯时,眼睛亮亮的,她轻轻地接过煤油灯,有轻轻的托于掌上,回忆的潮水漫过她的心头。她告诉我她读书的时候没有电各家各户都很穷,为了省钱,大家都用自制的煤油灯来照明。“奶奶,我们点上这个煤油灯好吗?”我缠着奶奶问。“这盏灯已经坏了,我们再做一盏吧。”奶奶说完便开始动手了。他先问我要了一个用完的玻璃瓶,然后她又到房间里仔仔细细地翻找她那个老旧的抽屉。
-
900字 初二 散文小时候,听爸爸妈妈讲过,他们小时候用的都是蜡烛和煤油灯;一个空的墨水瓶,倒进一些煤油,加上几缕棉线,经过组合,就成了一个简陋的煤油灯。(当时,我们国家产的油不能自给自足,大部分煤油需从国外进口,连小小的煤油灯,都需用外国人的油,煤油灯大多数人叫它洋油灯)它的光是那样柔弱,同时又是那样的顽强与执着。一家几个孩子,都围坐在这小小的灯光下,学习着知识。屋里屋外黑洞洞的,只有这一丝光亮,驱走了黑暗,照亮了全家,为孩子们撑起了学习的空间,引导孩子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他们贫苦、他们朴素,但他们不屈服,一个个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大学梦。一盏小小的煤油灯,都能够成就辉煌,我们,难道就甘愿输给上一代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