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字 初三 散文在岁月的轮回中,最难忘却的就是你,即使灵魂已经苍白,我始终追随着你。前朝飘逸去过乌镇的人都会被那些经历岁月打磨却依然伫立于乌镇的古建筑吸引。纤长的十指轻掠黑白墙,王朝的更替、盛世的繁荣、战祸的纷扰犹如电影般在脑海中闪过,站在古墙边哀叹岁月的流逝,缅怀盛衰的变迁。走向乌镇中心,青石小路,布旗招牌,镂空
-
700字 初三 记叙文淅淅沥沥的小雨拍打着古老的青石板,屋檐上停着一只麻雀,正盯着灰色的天空。一个撑船人悠闲摇着船桨,船桨划过水面,一层一层的涟漪在水中慢慢地扩散。空气中飘着一股淡淡的、幽幽的韵味。驱车三个多小时,我终于来到了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的乌镇。乌镇的大门是一座巨大的牌坊,霎时间,金色的“乌镇”二字吸引了
-
1000字 初三 散文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看古装戏,常常趴在电视前,目不转睛地看一集又一集。可是,真正吸引我的,既不是剧情,也不是演员,而是其中那些古色古香的环境。我总是盼望着,盼望着,总是希望回到古代,去品味那种独特的韵味,感受那种浓厚的气息。终于在我十岁那年,妈妈给了我一个惊喜——一张前往上海的机票。旅游团的导游小姐介
-
150字 初三 诗歌在乌镇 我把自己放在一个“小”里一个小戏台 上演一出大悲剧我不哭 不笑 不言 不语在戏里 我只是一个小配角那个戴乌毡帽的老船工在一浆一浆地渡我我不知道他渡过多少人在岁月泛起的浪花里 我在反刍一束很古老的月光就不去拜访那些故居了狭小的空间挤着无数的人总打扰已故主人的休息我们有些缺少礼数可以选择一处镂空
-
1200字 初三 记叙文大约是晚上7点钟时,我们来到了乌镇西栅的大门前。天还是照样的闷热,丝毫没有因为太阳的落下而变得凉爽。我们不由自主的加快了速度,想要快些到达目的地。豁然开朗般的,眼前出现了一扇玻璃门,那便是西栅的售票处。虽说这里的冷气让我们不愿离去,但拿到票之后,却还是迫不及待的赶向了摆渡码头。恰好有一艘船刚刚载客回
-
600字 初三 写景走进初冬的水乡、清晨的乌镇,漫步在这样的青石小路上,感觉微微有些冷。远处,昨夜的那盏灯依然亮着,整个水乡就像蒙上了一层柔柔的轻纱。清冷的河上看不到一艘船,周围很安静,可以尽情享受这江枫渔火、月落乌啼霜满天的独特意境……乌镇的建筑以砖木结构的明清建筑为主,至今保存有20多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众多的深宅
-
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位于江苏和浙江交界处的千年古镇——乌镇,是一座江南水乡古镇。今天,我去了乌镇西栅景区。游览车把我们带到了景区里面。我们首先来到一口井边,这里有瘟元帅的故事:一天晚上,瘟元帅在看书,他听到外面有奇怪的声音。原来,几个瘟鬼在往井里放瘟虫。瘟元帅就在那儿写了张告示,可是他又想乡亲们识的字不多,就冒着生命危
-
650字 初三 记叙文今年的生日过的特别的开心和激动,因为我有幸和家人来到了浙江乌镇游玩。乌镇是一个具有六千余年的悠久历史的古镇,已经被国家评为级景区了,是江南的四大名镇之一,而且是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在1999年才对外开放,让人们一同去参观这个美丽的地方。一块由江泽民爷爷题字的匾额高高的挂在大门的正中间。进去之后我们先
-
550字 初三 抒情江南就像一个梦,轻轻的与每一个人在心中缠绵。江南梦像一种情愫,一声呼唤,一个前世的宿愿,似乎注定让我们在有生之年,来赴一场梦之约,还一次前世债。一直想去乌镇,想去领略它的古朴,想去享受它的安逸,想去探访茅盾笔下那个林家铺子,也想在雨巷中偶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抚摸着三月的杨柳,期待着芙
-
650字 初三“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学完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我想起去乌镇时,浏览欣赏的点点滴滴。小桥流水,青砖黛瓦,灰石板路,窄窄里弄,幽幽的沟渠,瘦瘦摇橹船,脑海里,仿佛有一幅活的水墨画,树、船、桥倒影在晃动的绿波里,没有人能说尽它神秘悠远里的那份沧桑……还有什么比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信马由缰地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