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文(10篇)
  • 1200字 高一 记叙文
    从古自今,许多美德一直传诵着,那一本《三字经》就是记载着我们中国炎黄子孙该有的美德。可如今又有多少人记得,大家都会那么一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你们知道吗?理解里面的字句含义吗?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也许你读一遍的时候,你不知道它具体讲的是什么,你只知道它朗朗上口,却悟不出其中一二;
  • 750字 高三 散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广阔的书海充满金色的色彩,那金色的光芒带给我成长的风帆。---题记说到书,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全靠一纸书信来传承。而我儿时却爱看一本叫《西游记》的书。年少那会无比的沉迷于西游记,那里面的人物简直妙不可言,而我所熟记并崇拜的就是猴王孙悟空
  • 900字 高一 散文
    说青春是本仓促的书,多年后,翻起,还是会流泪。那些青翠的记忆啊,稚嫩着,丰盈着,富华了过往,感动了曾经。多少明媚在花季开的郁郁葱葱,就像那年的蔷薇,凋谢后,还是记得它艳了那年的风景,衬托了奶色的朦胧。多年后,在寻,终是一盏灯火的远景。也曾风起云涌,也曾暗香留踪。在岁月的潺河中如流水叮咚声,清脆干净,
  • 1000字 高一 演讲稿
    常言说,知父莫若子也。而我,并没有真正地了解过父亲。他就像一本厚厚的书,让人读了一段会感动,不得不把书合上,却又想读,读罢之后更感动,又不得不合上。就这样读了十六个春夏秋冬。进入高中一个月后,放假回家。把书包塞进柴禾垛里,便飞跑着去地里找父亲。田野里一片荒凉的秋景。我老远看到父亲手持镰刀砍苞谷杆,泪
  • 800字 高三
    我有一本书,它曾被我长久丢在窗台,此刻,我便要拿起它,拾起那久违的感觉。八下的期中考试过后,我并非像其他学生一样,焦虑的等待着考试成绩,天天不停歇的去老师办公室串门。众所周知,那地狱般的地方,平时老师请他们去“喝茶”都有八分畏惧,更何况自主?这一切都是表面现象。我却只是捧着一本书,背对灯光,虽说不如
  • 800字 高二 叙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那记忆的深处,曾流传着一句歌谣,“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外公的抽屉里,有一本书皮已经花黄,但却保养得很好的书,那是王羲之笔迹的小楷《乐毅论》。年幼的我不知这是外公的宝贝,拿起来用放大镜逐个字逐笔认真的研究起来。别人要是看见这些文字,肯定会看也不看就丢到别处去了,但我不
  • 150字 高一 诗歌
    每个人都曾有一本 属于自己的书里面藏着,人生的缘分有时读着书 懊恼昏沉糊涂地 边上一扔不经意中 丢掉了缘分有时迫不及待 看结果急躁地 三行两页跳过稍不留心 错过了缘分有时太留恋,往日气氛情真时 忘了翻篇错过时机 耽误了缘分缘分就是一本书太认真 会流泪只要 淡然大度 往下读总会找到 心爱之处
  •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抗战时期,许多学者轻装逃难前都没忘记在行囊中带上一本书。有人带《庄子》,有人带了《剑南诗稿》,有一位教授狠狠心,在简单的行囊中硬塞进了一部《红楼梦》。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位被错误地开除了公职的大学老师落边远地区,他的蓝布小包袱中则始终藏着一部《楚辞》。可他们同时又在写着另一本书,那就是自己。人的
  • 600字 高二 散文
    饱含酸辛的走过十五个春秋,不再漫无目的地等候。未来的路只有自己一步一步去走,才会有果实丰收。走过人生之久,方知处世悠悠。历经多少风雨,往事却没忘记。面对这个命题,也免不了回忆。儿时可以算得上最美好的回忆,童年是在故乡过的,故乡的美丽使我造就了一个梦似的童年。儿时不知怎的迷上了捉鸟,便常常和爷爷奶奶去
  • 900字 高一 应用文
    书籍是滋润我们心田的甘露;书籍是照亮我们人生的明灯;书籍给我们安上了双翅膀,让我们在奇妙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书籍赐给我们一双鱼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得以畅游。人的一生缺少不了书籍,她是我们终生的导师。但是书籍是贵在精不在多,一本好的书籍就足矣我们品味一辈子。每个人家里都有个属于自己的书柜。书柜里,琳
本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