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作文(9篇)
  • 3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车轭是驾车时套在牲口脖颈上的一种木制驾具,略微弯曲有点像个“人”字形。一天,一个郑国人走在路上捡到一个车轭。因为他从未套过牲口驾车,所以不认识这是个什么东西。回家后,他拿着车轭去问邻居说:“这是个什么东西?”邻居告诉他说:“这是车轭。”虽然这个郑国人知道了自己手里拿的这根弯木棒叫作“车轭”,但毕竟印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记叙文
    【篇一:少年不识愁滋味】看到这个题目,也许大家会想起辛弃疾的那句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确,在旧时,少年放学归来,不是“忙趁东风放纸鸢”,就是“儿童急走追黄蝶”。衣食住行都有父母,学业上又不像今日这般竟争激烈,又何谈愁滋味?然而,不禁要问,如今的
  • 1000字 四年级
    一天,鸟妈妈对小鸟乐乐说:“乐乐啊,你已经长大了,也学会飞翔了,该出去找一些好朋友了。”乐乐答应后就飞了出去。乐乐飞了一会儿,看到了松鼠,就去跟松鼠说:“松鼠好,请问我可以跟你交朋友吗?你叫什么名字呀?”松鼠回答:“我叫赤赤,我也想跟你交朋友,那你会什么本领呢?”乐乐说:“我会唱歌,会跳舞。”说完,
  • 350字 四年级 叙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同角度看问题结论也不同。最近我看到这样一幅漫画。这幅漫画说的是:有一天,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一根竹竿,半截露在水面上,远处一只小鸟飞到湖面,湖水像一面明镜,倒映着它的身影。“这里怎么会有一根竹竿呢?这么直。”小鸟说。这时水里的一天小鱼也游了过来,说:“小鸟,怎么是直
  • 700字 五年级 童话
    时代在飞速的发展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许多良马都处于被就业的状态。这天,千里马打开百度。对话框里弹出了一个招聘广告,是伯乐为皇室招聘千里马的。“由于皇室需要,现特在全国范围内为燕昭王招聘千里马一匹,待遇丰厚,条件如下……”千里马看着得意极了,“呵,这不是在全国范围内
  • 400字 四年级 叙事
    这天,乐乐穿上新买的T恤出去显摆。临出门前,雪雪告诉他可能会下雨,可是乐乐才不管,他兴冲冲地出了门,没一会儿,果然下起了大雨。。。。。。乐乐赶紧跑到一所屋檐下躲雨,一边责怪自己,一边后悔的失声痛哭自己为什么不听雪雪的话,如果自己当时听了雪雪的话自己现在就不会这样。雨越下越大。哗啦啦。。。哗啦啦。。。
  • 200字 三年级 应用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出自于宋朝诗人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作者自己身处庐山之中,而看不清四周的全景。抒发了作者登山后的感受。从而也告诉了
  • 450字 三年级 散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出自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公元1084年4月,苏轼第一次游庐山,奇秀的山水使他诗兴大发,他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留下了这首诗。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态
  • 300字 三年级 叙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是因为自己身在深山之中,只能看到庐山的一小部分。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一样的东西在不同的角
不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