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作文(10篇)
  • 5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那是一次寒假,我们一家来到了井冈山上的第五高峰,那时已至黄昏了,我们上了山顶,好有一种!山顶望天下!的滋味。我们所看到的令人震撼,其中不可缺的便是太阳。它嵌在了远处的天空,直煞煞地照着我们,几片白云成了它的伴侣,它和白云说着悄悄话,久久不愿离去。我想起了我们的城市,想想看,在城市里要是也能这样看太阳
  • 550字 高三 议论文
    失败与成功,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成功并不都有是失败垒积起来的。失败之后也未必能成功。就如项羽一样,三千江东猛士,点燃雄雄烽火,席卷达半个中国,“力拔山兮气盖世,大风起兮云飞扬。”英雄辉煌的形象造就了乌江的悲惨局面,“壮士掩面,虞姬奈何?”令人深省的也只能听听汉家小儿的传唱罢了。也有许多人考这据那,想
  • 1000字 初二
    日月闲闲,自然准则云行雨施,万物便从广袤荒原中生发。而昆仑山太行山、长白山武夷山、秦岭南岭、还有天山阴山喜马拉雅山,这些崇高、安宁而又富有生机的嵯峨巉秀,屹立于五千年的寒来暑往,参与了一个又一个的时代。“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巨大而高耸的部分”,这是字典对“山”的释义。简单又丰富。荀子说:“积土成山,风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我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那时刘延陵兄介绍我到吴淞炮台湾中国公学教书。到了那边,他就和我说:“叶圣陶也在这儿。”我们都念过圣陶的小说,所以他这样告我。我好奇地问道:“怎样一个人?”出乎我的意外,他回答我:“一位老先生哩。”但是延陵和我去访问圣陶的时候,我觉得他的年纪并不老,只那朴实的服色
  • 1200字以上
    我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那时刘延陵兄介绍我到吴淞炮台湾中国公学教书。到了那边,他就和我说:“叶圣陶也在这儿。”我们都念过圣陶的小说,所以他这样告我。我好奇地问道:“怎样一个人?”出乎我的意外,他回答我:“一位老先生哩。”但是延陵和我去访问圣陶的时候,我觉得他的年纪并不老,只那朴实的服色
  • 1200字以上
    北宋时,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叫欧阳修,庐陵(今江西永丰)人。欧阳修幼年丧父,家贫,买不起纸笔。欧母便以荻草在泥地上划字,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十岁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一次,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发现一本旧书,他翻了一下,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就向主人
  • 700字 初三 记叙文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有些离我们很近的东西,而人们却越容易忽略。三天了,我的好朋友--黍米敌不过我的软磨硬泡。我的目的达到了,我们沿着小路寻找记忆。沿途风景,勾起了曾经美好的时光。“怎么小路都有水泥地了”?“唉,这是人家门前诶”。“别说,这挺宽敞的,练车一定不错”。“其实,跑步也是可以的”。小
  •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雨日初晴,我躲在一米阳光的明媚后,执一卷书,于这清朗和静寂里约见一场淡定。我心中的淡定,是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箫且徐行”的豁达与乐观,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与超脱。我向往的淡定,是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静穆与淡泊,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欢与本真
  • 600字 初三 散文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这是一个善恶极端的时代。你、我、他,都是这个时代的一部分,无可逃避,无可选择,无可退缩,只能向前,勇者无惧挑战!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大前提都是顺应时代的潮流。顺应潮流,但也不是随波逐流,人们往往很容易混淆二者的区别。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好,每个时代
  • 1200字以上 散文
    一直没有好好朝拜过佛,而佛一直用光芒,慈爱地笼罩着我。在一个很炎热的日子里,我对佛说:“我该去好好拜拜你。”佛笑着,“爱来便来吧……”佛音从海天东极传来,那盛开莲花的岛屿,名唤普陀。从上海南浦大桥旅游集散中心乘大巴出发,心灵“唰”地穿越阻隔炎热的空调车窗,心随眼,眼依心,一路用短信息记录着即时所感。
我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