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迈方步,穿长衫,戴着700度大眼镜,坐在旧书和墨水味弥漫的屋子里,足不出户,埋头书架,一句话出口便“之乎者也”,历史典故,与友人告别也要弯腰曲背:“告辞,恕不远送。”说十几遍,到头来还要来一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才肯离去。这已成了读书人千古不变的定律。瞧瞧我们,古稀的祖父祖母念经似的对我们说那
-
1000字 初二 写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每天早上天还没亮,他就拿了把椅子坐在小院里开始了他的晨读,那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传遍了“大江南北”,也穿透了每个人的耳朵。如果你要问我这位朗读大师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会告诉你他既不是什么大师,也不是什么圣神,他呀,就是一个普普通通有憨
-
300字 六年级 写人昨天想着怎么教小孩子读书,不由想到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是不读书的人对读书的人的一种称谓。读书人成为专有名称,一定是这个社会不读书的人太多。这第二层意思,就是读了书的人有文化,有知识。这也是就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社会而言,这样的人稀有而高贵。现代社会,应该是大家都读些书的,不管职业,文凭,年龄,读的书不
-
550字 初二 说明文历史长河留下了许多令人神往的传说,也带走了一些,我们本该铭记万年名字!屈原,为国之大义,忠国之不悔,跳江而死,历史的长河留下了这位伟人的名字,留下了他那辉煌的一生,让我们至今怀念。李白,无意留下的佳作,至今流传,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诗仙之名,历史的长河留下了他的千古之作,让我们有了向外邦蛮夷骄横的资本
-
1200字 初三 写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g$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g$……”每天早上天还没亮,他就拿了把椅子坐在小院里开始了他的晨读,那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传遍了“大江南北”,也穿透了每个人的耳朵。如果你要问我这位朗读大师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会告诉你他既不是什么大师,也不是什么圣神,他呀,就是一
-
900字 六年级 写人迈方步,穿长衫,戴着700度大眼镜,坐在旧书和墨水味弥漫的屋子里,足不出户,埋头书架,一句话出口便“之乎者也”,历史典故,与友人告别也要弯腰曲背:“告辞,恕不远送。”说十几遍,到头来还要来一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才肯离去。这已成了读书人千古不变的定律。瞧瞧我们,古稀的祖父祖母念经似的对我们说那
-
700字 高三 议论文古来就有书,有书就、便会有读书的人,我们称之为“读书人”。然而读书人却应有“六不”——不放言高论、不攻击古人、不议论他人、不吹嘘、不夸渊博、不抄袭他人言论,我称之为读书人准则。读书人。何为读书人?读书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整日埋头苦读,将自己与世界隔离,完全自我封闭可算读书人么?不!当然不!读书人即有
-
700字 初一 记叙文回眸历史,那么多读书人衣袂飘飞,缓步走来。他们或头戴纶巾,谈笑于朝堂之上;或赤足草履,闲荡于山水之间。羽扇一指,即是半个江山,妙笔一挥,成就洒脱人生。但掩不住他们共同的身份:天涯读书人;掩不住他们共同的理想:托起这个世界。 他们乘牛车、饮杜康、笑人间,青眼只留给知己,白眼傲扫凡尘。在竹林潇潇风声里,
-
900字 六年级父亲那一辈人好像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金庸先生的小说,他全读过。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常给我讲“郭靖黄蓉”的故事。如果说《西游记》写得最好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那金庸小说的美,便是乔峰大战少林聚义庄之时,是郭靖上华山论剑救襄阳国难的英勇,是杨过携手小龙女的刹那,是李莫愁引吭高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瞬
-
600字 五年级从小,我就喜欢读书。姐姐家有个大书柜,每次从姐姐家回去,都会提着一大袋书回来。那时我才六岁,就已经通读了不少书籍了。有不少人认为,读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然为什么会有人“头悬梁,锥刺股”呢?可是,我却认为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件。在书中。我可以跟海明威谈斗牛,听保尔·柯察金讲他的创作历程,和哈利·波特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