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作文结尾(6篇)
  • 450字 初三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 450字 初三 散文
    向往陶渊明,我学会了欣赏身边的景色,用心去体味快乐与幸福,热爱大自然美好的风光。“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我心中的陶渊明虽然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但他没有忘记社会的黑暗,也没有忘记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也时时在牵挂着社会,他常用诗句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愫,表达对贫民的同情对战争的憎恶。向往陶渊明,我学会了关心他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快乐幸福,更懂得了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心系民生。
  • 700字 初三 叙事
    4、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 500字 初三 诗歌
    你那与其“同流合污”,还不如“但使愿无违”的意愿让我内心强大。你那与其“衣食住行不用愁”,还不如“种豆南山下”的辛勤让我佩服。你那与其“追求功名利禄”,还不如“心远地自偏”的勇敢让我叹服。陶渊明,你所拥有的魄力与清高真的让晚生钦佩。“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呜呼!陶渊明,在此我为你颂歌、为你沉醉、为你疯狂……我将用我的真心去品味你、咀嚼你、体味你……
  • 500字 初三 书信
    这样就是这个想满足于田园乐趣、而又企图帮助那些有着痛苦生活的人民,的一个“大写的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苦闷。即使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使他远离这凡尘俗世,他那颗“金子”般的心灵却依然无法归于平静。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他始终无法极乐般逍遥自在,但率性自然,洒脱无羁的陶渊明确实让人由衷羡慕的,在像我这样的后人心中也是不可磨灭的。
  • 1000字 初三
    既然忧愁不能化解,何不将它转换为自我安慰。安慰受伤的灵魂,也安慰那迷茫的世人。华丽的藻饰、闪耀的点缀,不过是人生的一刻间,最终皆为云烟。与其用简单换来快乐,何必垂眉折腰换来那本不属于自己的忧愁。回到现实他依旧是那个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五柳先生;但在梦中他拥有那个宁静祥和、怡然之乐的世外桃源。我心中的陶渊明,没有修饰、没有点缀,一壶老酒伴着思绪饮下,一切都化为云烟,随风飘散。终身的愿望都化为纸间遐想,悠然的田园间透出一点凄凉。表面上你是如此淡定,内心却是一片迷茫。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就让你的人生少一些污秽,多一些凄凉吧!
陶渊明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