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藉结尾
共7个慰藉作文
高中
-
900字 高一 散文瓦一样处境的传统文化在如今将何去何从,唯有瓦的慰藉,点亮心火。每当读起“江南风暖瓦升烟”、“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的心不再痴狂,“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瓦的世界,如此,安逸。有了瓦的慰藉,经历唐风宋雨,霜冷长河,我不再孤独。心中早已种下绿光,瓦的慰藉赠以滋润,从此,前方明朗,人生光亮……
-
650字 高一 记叙文它曾目睹江水东流,它曾观望星月皎洁,它曾看惯生死离别……那一丝丝的感悟都沉淀在它逐渐苍老的容颜里,愈发凝练,在空气中散出古韵的芳香,在雨天默默观望这世间。若它为人,定是目藏星辰的智者,拥有慈祥安逸的神色。烦闷散去,心中多了些暖暖的感动。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最喜欢这座亭子。洗尽周身铅华,给予我慰藉。心灵的慰藉,永远散出温暖的光芒。
-
1000字 高一巴黎的卢浮宫纵然华丽,而我却享受不了。当国人们盲目地追求异域风采之时,我不禁怅然。瓦积累着厚厚的光阴岁月,成为古屋的标志,雨打在瓦上,清晰可听,这古老的音乐当属于中国,这便产生了家国之思,文化归属。当游子远离故土,想起故乡的瓦—古老的大陆上,有着霏霏不绝的黄梅,浮漾着湿湿的流光,朝夕不断,从青石板侵入人们的心底。雷雨下,暴一阵一阵忐忐忑忑忐忑忑,弹动的惊悸腾腾掀起。难怪余光中先生从绵绵春雨听到潇潇秋雨,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瓦音,听听那冷雨。文化慕恋涌上心头,前尘隔海,古屋不在……瓦一样处境的传统文化在如今将何去何从,唯有瓦的慰藉,点亮心火。每当读起“江南风暖瓦升烟”、“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的心不再痴狂,“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瓦的世界,如此,安逸。有了瓦的慰藉,经历唐风宋雨,霜冷长河,我不再孤独。心中早已种下绿光,瓦的慰藉赠以滋润,从此,前方明朗,人生光亮……
-
800字 高二 应用文我冥思,凝望着风的抚摸。世界渐渐隐退,这一刻来临了,自我从无意识的深处浮现出来,带回了我最近所经历的一切,等着我去探索,去慢慢领悟。我和隐藏的自我再次交谈,就这样成长着,就这样焕发着新的活力,只有死亡才能将我们分离。这时,最奢侈的独处的慰藉便用灵魂向我抚摸,告诉我本心的美丽;真我的可爱;诚信的光辉……告诉我真善美、罪与罚、恶与善、美与丑。书写着人之初,性本善……独处带给我最美好的品质以及最初的信仰。带领着我,一步步的纠正着我的世界。是独处带给我的慰藉,让我看到最真实的世界。
-
1200字以上 高三 记叙文痛苦已经消逝,而幸福仍藏心中。直到现在,才明白,原来痛苦的人不是缺乏幸福,而是忽视了幸福,只将痛苦萦绕心头。当你失意时,体味一下藏埋心中的幸福,你会发现快乐就在身边,这是幸福的慰藉。我不再强迫自己寻找外婆给我的信号,我相信,当我不再留意时我会偶尔感知,外婆就在我身边。这样,我会更幸福。脸上映射出金色的光芒,我抬头仰望,我看到了外婆的微笑,也看到了太阳。一股热流涌上心中,我轻松地笑了。
-
750字 高二 叙事读书,就像是一种探险,又是一种心灵的活动,更是人类文化的镜子。就如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一块新大陆;又相当于和一位智慧、善良、博学的人面对面地交流。一两句警句或许会使眼前豁然一亮,这样的交谈激发热情,陶冶心灵。书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读好书的人,总是保持着年轻的心态,排除俗气,面目可爱。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净化一颗纯净的心灵并不容易,必须依靠智慧。而吸取智慧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读书破万卷,陶冶性情,心胸自然会扩大,灵性自然也会增长,眼界变得明亮,生命也变得豁达。书,是一种慰藉。它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但,它却是一盏明灯,照亮着生命无助的心灵。它告诉我们:书籍是朋友,我们并不孤独。
-
1200字 高三 散文因为不把眼泪当武器,所以,如果有必要,我会让别人明白,我的眼泪为何而来。当我只是流泪的时候,也请相信,并不是因为伤心、也并非因为委屈,我只是单纯的想流泪而已。总有些时候,心绪会与冥冥之中的某个转瞬即逝的情感相遇,由于彼此拥抱的时间太短,还未感觉到彼此的温度,便各自消失在视线之中,甚至,自己都很清楚,这留在脑海里的残余、模糊的影子,是梦、是幻、还是真。正因为这样无法言明的心情,也因为这样匆匆擦肩的情绪,越想记起、越已忘记,我只能用眼泪悼念那样的心情与情绪,所以,当我不言语的时候,请不要将我的眼泪与生活联系,请给我一个空间,让我安静的擦干眼泪。尽管别人无法了解,我也并未期望别人完全了解,我只说明:有些心情,无法分享。不是因为拒绝别人的关怀、也不是因为怀疑别人的用心,只因为那些心情莫名而至、又莫名离去。如果这也是感性的表达方式,那么,我愿意,当这些心情如约而至的时候,用眼泪慰藉心灵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