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作文结尾(10篇)
年级:
小学 高中 高一
字数:
1200字以上
体裁:
读后感
  • 600字 初中 读后感
    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确的路;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确的方向;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心灵开阔。懂得牢牢抓住,这种抓住是有道理的,没有违背道德是有益的。中庸之道,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对。中庸之道,是遥不可及的、深远的。通过读《中庸》我知道了中庸是人心、道心的把持者。带着虔诚的心,学习中庸之道吧!
  • 5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一天,我回到教室,看见一个同学从我的桌边走过,我的铅笔盒被他一个不小心摔倒了地上,只听见“叮当”一声,破了。我见了,正想冲过去发作,但想到了最近正在读的中庸,我的心头,似乎有甘露浇灭了怒火。我毅然走过去,把铅笔盒捡起来。给了一个灿烂的微笑……从那以后,我和他成了一对最好的朋友。《中庸》,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护照;《中庸》,中国民族文化的基因;《中庸》,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做人,一定要做一个“中庸”的之人!
  • 700字 四年级 议论文
    藏露兼要,中庸之道。中庸,并非模棱两可,得过且过,而是讲求为人不偏不倚,处世有度。中庸之人,懂得何时显露才能,何时隐藏自我。露,是对自己才华的相信与人生的负责;藏,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为自己的发展留有空间。藏与露绝非矛盾而不能共存的,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只有做到藏露兼要,我们才是合格的社会人。藏露兼要,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我愿坚守中庸之道,做到藏露兼要,从容面对生活。
  • 900字 高中
    “家”的结构给中华民族向心力,中庸思想给文明以中和的驱动,在历史上无数个危机关头,中国总是能够凭借家庭伦理和中庸这两条轨道,稳定地向前行驶。中国理想,是方式以中庸为指导的理想。因为“家”与“中庸”这两条古老的生命线从未断裂,所以,中国文明也是没有断裂的文明。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对“家”概念的延伸和网罗。凭着这种韧性,文明才可能一起协同工作,流浪地球;珍重”共同体“的概念,人类的未来、地球生态的未来,才能得到史无前例的突破。
  • 650字 六年级
    我读的名著不多,也没有达到真正精通的境界,一直都在名著的入口处徘徊,然而有一天,我翻阅《中庸》时突然感觉到书好像要把我吸走,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我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那座桥梁,心中顿时觉得豁然开朗。我猛然想到,《中庸》中所述的中庸,其实与“过桥”是一样的。中庸,是人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思想境界恰好进入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将体内的各种指标达至平衡,互补互助,激发出更大的潜力。而“过桥”岂不是这样?我不禁感到了极大的愉悦。这一次,我被《中庸》吃了下去,与它融为一体。书中的“桥”,可以说是连接两个世界的桥:一个是真实世界,一个是书中世界,如果你通过了这座桥,你会发现书中的世界更加美好。这种感觉会使你想之不尽,回味无穷……
  • 800字 高一 叙事
    再回过头来看《中庸》,难道要追溯千年去向孔子询问修身正心的办法吗?其实正心就是在完善自我、修养自我中培养出来的,择善而行,永无止境,走人生正途,以诚示人。一颗浩然正气的正心之种便会在心田破土而出。时间划过历史的湖面,《中庸》逐渐在岁月中归为沉寂,然而精神依旧影响着现代文化,我则愿栖身在《中庸》之道中细数一字一句的精华。
  • 1200字以上 高三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人们都说自己聪明,被驱赶到罗网、捕兽笼和陷阱里去却不知道避开。人们都说自己聪明,选择了中庸之道连一个月都不能够坚持。)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何谓持之以恒?但且坚持下去就对了。
  • 1200字以上
    本来以为《中庸》很长,且言语晦涩不易读懂,没想到只有三十三章,并且每一章都很短。文中用语大多简明易懂,不懂的地方看翻译也能明白,不像有些古籍,翻译之后都让人不明所以。总的来说,《中庸》作为四书之一绝非浪得虚名,看过之后让人受益匪浅。对我来说,让我受益最大的地方莫过于“慎独”这一理论,这将成为我在大学生活中的指明灯。参考文献[1]韩维志.《大学中庸》,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
  • 750字 高二
    把握距离,也暗合中庸之道的内涵。中庸者,“执其两端而用其中”。这个“中”,并不是某个特定的点,而是要合乎时宜。对距离的把握也是如此,不是过近,不是过远,更不是某个确定的距离,而是要根据场合、对象使自己行为得当,既不会显得疏远,又不会过于亲密以至于冒犯他人。恪守中庸,才能正确处理与他人间距离的关系。古训云:“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让我们都做这样的君子,在生活中保持距离,在精神上亲密无间,追求神交之境,才能体会交游之乐。
  • 700字 六年级
    也有人认为:中庸的处世方法本身就有消极因素,更饱含着诱发消极因素的机制。中国国民性中保守惧变、萎靡不振、圆滑混世、无是无非、隐忍苟活、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投机取巧……种种劣根,都曾以“中庸”的面目出现,但它们与其说是中庸思想造成的,倒不如说是封建的小农经济、政治专制、佛道消极处世思想的影响的结果。这情况在我们学生中也有,有的同学一受到挫折就容易放弃或止步不前,缺少坚持。这是老爸最为反对的做法,他认为任何事情既然做了就坚持下去,不管是否成功,但必须用心去做,除非自己意识到这种坚持是没有意义。因此,我认为中庸之道是既要有一颗平常心,更要有一个品行高尚积极向上的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