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数:
- 800字
-
800字 初一相对海瑞而言,王阳明的另一个门生徐阶对于知行合一理解得相当透彻,他在和严嵩相争的时候,抱着稳坐钓鱼台的想法,以退为进。在此途中夏言被杀,徐阶的表现也仅仅是稍有不满罢了,他的学生张居正曾向他质疑,对此不解。但这实际上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意,通俗说就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道理是什么,现实情况是什么,再借机将此实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所以说,知行合一不但是王学的核心思想,更是一种思考的方式,唯有理行相合,才能在人生里顺风顺水。此便为知行合一。
-
600字 演讲稿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地提高我们自己的综合素质,使我们锻炼成真正的优秀青年学生,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该,也必须做到知识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社会实践真正地统一起来。伟大的学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大家并不陌生,他的思想乃至他的一生都给我们阐释了什么是“知行合一”,怎样才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们要引以为楷模,把“知行合一”落实到我们的生活的每一步,点点滴滴当中,成功路上会有硕果累累!我演讲完了,谢谢!
-
700字 初中 记叙文唐唐认为这个“另类下载”中可取的东西很多,他又点开了“勇气”、“智慧”等。“勇气”中有这样一句话,直白而又深刻:“打出自己的旗帜!”而“智慧”中的一句话却是:“智者,心平气和、淡泊明志!”但是最让感兴趣的还是醒目的“心灵哲学”一栏,他点开了“心灵哲学”,发现上面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心如止水,宁静致远,漂泊明志,知行合一,若至此四诀,即为心学。”三十年后……当年的唐唐现在已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哲学家,他的爸爸也已变成了一个手握商权的老牌企业家。唐唐前往武夷山,他站立在山顶,高声喊道:“当年的另类下载,现在却成就了一个成功的哲学家!知行合一,上善若水,只有帮助别人,才能知行合一;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获得成功!”
-
1200字以上信,如何笃行之?中国人一向强调知行合一,诚信,如何知行合一呢,我认为有四个层次:第一层,博学之,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故我信。第二层,明辨,则笃信。我信,择善固执。第三层,信行,即笃行不辍,久而久之,人相信我,口碑、品牌积累中。第四层,得信,“信则人任焉”。如此,无论个人、企业、组织、国家,如《中庸》所述,“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
700字 初三 议论文人生仿佛一片茂盛的大花园,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道理就宛如那绽放的鲜花、翠色欲滴的小草、高大挺拔的大树,零零星星地点缀着花园,但却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和光彩!让经典诵读永驻心间;有一条潺潺的溪流,叫做中华美德,让它滋润、浇灌着心田,让中华美德伴随身边;有一盏灯,叫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提着它走过漫漫人生,让知识在现实中灵活运用,给予你莫大的力量!
-
600字 初二我们同样需要做到“知行合一”,把语文学习学到的哪些名言锦句用于你行走过的每一片土地,去赞美他们,用你的文字让枯木吐出新芽,让冬日里开出鲜花,这样才能“知行合一”。这样,才能将书读好读透。让书里的知识活动起来,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跳跃,否则我们就只能为了学习而学习。成为某种意义上的高材生,但当你出到社会上时,你发现你学的东西都不会用,那和文盲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很多人发现学生时代很多好成绩的同学,现在都改行干体力活儿,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现在都还说的过去的原因了,因为那些成绩差的同学将学到的一丁点儿知识全都用上了。所以不实践,你读书干嘛?为了“知行合一”,我们必须扩大视野,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那么,现在出发吧。
-
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为此,我有了新的打算和计划:每次学习了新的知识后,要多练习,做到举一反三、灵学活用、扎扎实实,在学习生活中稳扎稳打,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让知识在现实中灵活运用,让我受益匪浅,给予我莫大的力量!我坚信: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奔跑,便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反而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成长为一名知识丰富、道德高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
-
800字 初二 读后感我第一次对心学有了认知:“心即理”。他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企业文化即是“人心”的经营。“心即理”启迪我们:人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致良知”意味着将核心价值向外推广,这一思想对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那如何做到工作中的知行合一?我想就是要人人都致良知,热爱岗位,作为码头的一员,我要用辛勤劳动追求梦想,以实际行动为码头发展添砖加瓦。
-
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学习这篇文章后让我们对阳明先生更加敬重。他在1519年平定了朱宸濠谋反,却遭到张忠团伙处心积虑的诬陷,可正是这种逆境,却反推了阳明心学的发展,促使他在1520年农历九月始提出了致良知。可以说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自己讲的早期倡导的学说,到了晚年,他主要是提倡讲自己的致良知说。在他五十岁后到五十八岁去世这段期间,基本上他都是只论致良知,可以说致良知是对知行合一说的提升、发展和超越。阳明先生写这篇文章时已是抱恙在身,但仍然不忘记教育学生要时时刻刻致良知。我们应该学习阳明心学的精髓,时刻省查克治,在事上炼,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
-
1200字以上 小学 读后感学习这篇文章后让我们对阳明先生更加敬重。他在1519年平定了朱宸濠谋反,却遭到张忠团伙处心积虑的诬陷,可正是这种逆境,却反推了阳明心学的发展,促使他在1520年农历九月始提出了致良知。可以说“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自己讲”的早期倡导的学说,到了晚年,他主要是提倡“讲自己”的“致良知”说。在他五十岁后到五十八岁去世这段期间,基本上他都是只论“致良知”,可以说“致良知”是对“知行合一”说的提升、发展和超越。阳明先生写这篇文章时已是抱恙在身,但仍然不忘记教育学生要时时刻刻致良知。我们应该学习阳明心学的精髓,时刻省查克治,在事上炼,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